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托起残疾演员的大学梦

2月28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了一届特殊的开学典礼,中青院开办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社工专业大专班开学,23名聋人演员进入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这23名聋人演员经集体参加全国统一成人高考,接受国家考核合格,全部被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录取,开创了我国普通高校为聋人集体单独开班授课的先河,体现了国家和教育战线对残疾人的关爱,在残疾人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残联领导满怀爱心出席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上,23名艺术团的聋人演员新生伴着乐曲,在手语老师的指挥下用手语“唱”起了国歌。中青院副院长李家华向新生代表颁发录取通知书及校徽。
共青团中央常委、中青院党委书记倪邦文在开学典礼上致辞并对艺术团与中青院合作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在典礼上用自己的亲身求学经历勉励艺术团演员珍惜机会、勤奋求学,并讲述艺术团与中青院合作办学的经过。
2012年7月,为进一步提高艺术团演员的文化素质,经与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共同研究,并在他们的真诚帮助下,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决定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设立社会工作专业成人教育大专班办学点,进行大专学历教育。
虽然艺术团大学生队多数聋人演员已取得艺术专业大学文凭,但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参加成人高考也是首次。30名聋人经过71天紧张的复习备考,集体参加了成人高考,与健全人一道接受国家的考核,这是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开拓意义的事情。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中国残联直属单位中唯一以残疾青少年为主体的文化单位,在全球残疾人文化艺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和特色。每年在10多个国家演出150多场,至今已巡演77个国家,是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窗口,是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一张特殊名片,文化素质与知识直接影响着演员的形象、层次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但目前,全国聋人的高等教育,只有几所以职业技能为主的特殊教育学院,没有文综专业,缺少培养综合性文化人才的渠道。而此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门针对艺术团实际状况,编制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艺术团开班设点,填补了残疾人综合性文化人才培养的空白。”
开学典礼结束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中青院校领导带领聋人演员参观校史展览、参观校图书馆。中青院作为国内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研究的重要基地,此次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与艺术团合作办学,也是作为培养综合性残疾文化人才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
社会工作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就我国目前社区发展形势来说,社会需求很强,中青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鹏介绍:“国家现有专业从事社会工作人员11.3万,2010年至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纲要规划十年内需求将达到150万人,五年内具有社会工作者资质认证人数将从8万人上升到120万人,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