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重要信息>广东残联重要信息>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东省残联组团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并赴上海、北京调研残疾人康复工作

作者:广东省残联 | 来源:广东省残联 | 发布时间:2015-09-21

  为加深我会领导干部对残疾人工作特别是康复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准确和牢固把握残疾人“大康复”事业的理念和内涵,学习兄弟省(市)残联康复工作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拓展“十三五”残疾人工作思路,我会组织机关各部长(主任)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2015年9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并以参加论坛活动为契机先后到上海、北京等地调研残疾人康复工作。本次论坛及调研活动由我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张永安同志亲自带队,柯沫夫副理事长和李敏副理事长一同参与。

  9月12日,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主题为“创新、融合、共享、发展”。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挪威、法国、日本、新西兰、香港地区、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学院校、残联、医疗、康复机构近千名专家学者和康复工作者出席了主论坛。中国残联张海迪主席向论坛发来贺信。

  9月13日,省残联理事长张永安同志作为论坛嘉宾在“《世界残疾报告》和ICF应用与康复咨询”分论坛发言,讲授主题为《开辟第三条通道 追寻大康复梦想》。他指出:新常态下,残联应调整残疾人事业发展结构,培育康复消费新增长点,在ICF理论架构指引下,秉承“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残疾模式以及残疾的包容性发展理念,坚持“综合性、包容性、覆盖生命周期性和多学科性”的发展原则,发挥市场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和社会组织发育比较健康的优势,在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和做好残疾人底线民生保障基础上,牢牢抓住康复服务这项核心业务,以改革的精神和法治的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康复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探索康复保险制度,在第一条通道——医疗通道和第二条通道——教育通道之间开辟第三条通道——康复通道,亦即在第三条通道上,六化一险,全面协调发展大康复事业,为社会服务与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张永安同志的讲演赢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其创新观点也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另外,调研组参加论坛前后还分别在上海、北京参观了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和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等康复机构,重点考察学习了两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政策保障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具体工作措施、经费安排情况以及各机构的部室设置、业务开展、人才队伍建设、运作模式、管理理念及服务规范等内容,并就机构规划、发展等问题结合我省康复基地和康复医院建设的具体实际与兄弟市残联领导、康复业务相关负责同志展开座谈,充分交换看法、交流经验,听取意见建议。大家都感到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更加完善了自身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是“大康复”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