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提案建议>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302号建议答复的函

作者:教育就业处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22-04-29

骆美全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让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掉队的建议》(第20222302号)收悉。我会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5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委组织部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会坚决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广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通过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一、完善保障政策,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5部委联合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十四五”期间,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省级、地级市编制50人(含)以上的党政机关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县级及以上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要有15%以上的残疾人。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国有企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履行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已写进制度保障。
  市残联作为群团性组织,在配合税务部门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及保障金征收和就业宣传工作的同时,多次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及建言,敦促残工委成员单位带头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建议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残疾人时,适当放宽体检及用人标准。2021年底,全市年审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1.36万户,按比例就业残疾人职工4.82万人,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事业单位1322个,安排残疾人就业指标数4366人(含重度残疾人一算二),较前几年稳步提升。
  市残联已将“优先保障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广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落实全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以岗位预留、定向招录等方式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探索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等系列举措。今年,计划按照省残联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措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得到推动和发展。
  二、拓展就业形式,推动残疾人多渠道就业
  市残联在扎实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同时,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通过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一是大力开发适合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岗位,建设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目前我市建有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3家,共安置420余名残疾人就业。在建集中就业基地1家,已安置130名残疾人就业。就业岗位包括生产工、客服人员、金融专员等。二是加快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11个区级康园工疗服务中心及187个街镇康园工疗站为全市4100多名精神、智力及部分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工疗及康复服务。目前,在番禺、越秀区试点打造的2.0版社区康园工疗站将投入使用,加快进行支持(辅助)性就业项目上的探索创新。在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的康园工疗项目示范基地内,规划建设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实训基地,建成集直播实训、互动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创新实训综合体,促进残疾人在新业态领域就业。基地建设完成后,可提供容量60人的残疾人直播电商培训。三是落实《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农村规模种养殖进行扶持,鼓励残疾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此外,市残联配合人社部门,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通过就业补助资金补助、就业创业扶持等举措,推动残疾人就业。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开展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市残联一直重视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以购买服务及自主开班等多种形式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2021年,全市共完成城乡残疾人培训1668人。其中,市本级开展了包括CAD制图班、动漫设计班、互联网+技能班、网页制作班和网络视频制作班互联网+技能培训、插花、就业辅导员、雇主培训等在内的17种培训项目(包含11个委托培训班和6个自主开办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670人次。
探索性的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轻度智力残疾人开展广州市残疾人毕业生岗前适应性培训,尝试提供从培训到就业一条龙服务。该培训共分三阶段,包括转衔培训10天,岗位适应性培训3个月,就业跟踪服务2.5个月。共服务残疾人30人,经培训后就业16人。
  在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的同时,市残联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残疾人就业环境。整合残疾人、残疾人家属、社会组织和企业四方,构建相互支持的残疾人就业支持网络。2021年,分残疾类别开展残疾人家属培训,共培训300名残疾人家属,为残疾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集合市内残疾人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一线社会工作者,开展就业辅导员培训,共培训80名残疾人工作者,使残疾人工作者就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邀请企业雇主参加雇主培训,共培训40名企业雇主,增强雇主雇用残疾人的意愿,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
  2022年,市残联将继续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进一步促进和打造更加有益于残疾人就业的社会支持环境,还将组织第七届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为残疾人展示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提供有利的平台。计划开办包括计算机类培训班(CAD制图、网络视频制作)、康复理疗班、西点制作班、咖啡调制班、美发班、摄影班、服装制作班等职业技能培训班。  
  四、建立帮扶制度,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
  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具有广州特色的就业帮扶体系。将残疾人员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出台实施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促进就业政策项目办理程序等优惠政策,支持残疾人员就业创业。
市人社局依据职责,积极帮扶残疾人就业。一是联合市教育局、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国资委、团市委、残联等十个部门印发了《广州市推进“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的工作方案》,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广州市推进“实施十项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之一,纳入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突出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较好地构建了覆盖城乡残疾人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二是转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救助帮扶服务清单和工作指引》,将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为便利残疾人,已实现自愿申请、初审公示、审核认定全流程网办,提供微信短信温馨提醒、网办实时查询等服务。健全完善我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政策,对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开发800个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三是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就业”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挖掘就业岗位信息,确保就业供需有效衔接。2021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全市共走访就业困难人员等服务对象家庭2969户,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就业262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35807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场,提供岗位8813个。2021年共组织“零距离”就业招聘会328场,提供岗位12.32万个,求职人数4.84万人。四是为企业职工免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的企业,受委托为各类劳动者(含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者、新型职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在本省灵活就业的家政服务人员、高校毕业生和企业职工等)提供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含项目制培训)的各类机构以及自费参加培训或自学提升技能的符合条件的各类劳动者。自2019年至今,已资助155名残疾人参加个人技能提升补贴,补贴金额为188600元,并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费补贴67000元。
  市残联依据职责,依托市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和11个区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就近就便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评估、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失业登记、专场招聘会、就业创业扶持等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措施,积极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2021年,全市组织召开残疾人专场招聘会20场,完成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256人,农村新增残疾人就业466人,超额完成上级残联和政府下达的就业任务目标。
  2019年,市残联印发《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对残疾人就业创业予以扶持。2021年下达市级就业创业扶助资金377.37万元,2022年申请市级资金预算282.05万元,用于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鼓励残疾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五、下步工作
  (一)继续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
  (二)健全残疾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
  (三)按照省残联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措施。
  (四)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新业态领域就业,通过就业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4月29日

(联系人:杨军、徐亮亮 ,联系电话:37404211、384911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