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提案建议>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220号建议的回函

作者:教育就业处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22-04-28

蓝伟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政府要解决好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建议》(第20222220号)收悉。我会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4、25日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让包括心智障碍人士在内的广大残疾人通过劳动就业参与小康社会建设,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市残联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工作要求,通过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支持和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包括心智障碍者在内的广大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一、为智力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岗前适应性培训等工作开展情况
  为保障心智障碍残疾人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力,市残联一直致力于培养、提升残疾人的职业技能,针对心智障碍者的特点,不断拓展面向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培训形式和课程。2011年起,市残联直属康复实验学校试办心智障碍学生职业高中班,开设家政服务与管理、西餐烹饪、办公室文员三个职业高中班,实现了心智障碍学生职业教育零的突破。广州市残联根据市场需求,零门槛为具有广州市户籍,处于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先后开设中式面点、西式烘焙、家政培训等课程,提高智力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为心智障碍者更好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广州市残联持续关注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积极探索支持性就业模式。2015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项目。2015-2018年,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通过社工协会等组织积极寻找愿意承接支持性就业服务项目的机构,且先后与10多间社工机构进行了试点合作。如2016年起通过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服务者协会(心友会)搭建职业就业公益项目通道,积极探索心智障碍残疾人进入华润万家超市、长者饭堂等实现定向就业。这一模式因社会组织的加入,有效解决了家校沟通以及校企沟通问题,将社会全生涯帮扶体系和学校职业教育无缝衔接。截至至2019年,仅企业内部,华润万家便发动志愿者累计服务9200人次,覆盖广州市孤独症家庭302个,并荣获2019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近二十名心智障碍者还组成“星友马拉松跑团”,出征多地半程马拉松赛事。广州市残联还积极探索开展残疾人职业转衔期及后续培训服务。2019年,针对智力残疾人的特点,尝试开办了暑期西点培训班,共培训心智障碍残疾人20名。2020年,尝试开办了全国首期智力残疾人生涯规划及职业转衔培训班,培训60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此外还开办了家政培训班,共培训30名残疾人,受到家长及学员的一致好评。
  在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的同时,广州市残联更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和谐的残疾人就业环境。整合残疾人、残疾人家属、社会组织和企业四方,构建相互支持的残疾人就业网络。以2021年为例,分类别开展了残疾人家属培训,共培训300名残疾人家属,打好残疾人就业的基础;集合市内残疾人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一线社会工作者,开展就业辅导员培训,共培训80名残疾人工作者,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邀请企业雇主参加雇主培训,共培训40名企业雇主,提升雇主雇用残疾人意愿,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关于对从事残疾人培训服务的企业加强监管的建议
  市残联从2014年开始专门针对智力残疾人开发职业能力测评服务,并持续改进和改善该服务内容和定位。2015年至2021年,共计为567名心智障碍者提供了职业能力测评服务。目前职业能力测评服务已覆盖广州市职业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大部分由所在学校代为提交测评申请,少部分由残疾人及家长向市残联提交书面测评申请(未提出申请不享受该项服务)。职业能力测评的报告为残疾人开展生涯规划或是享受后续的就业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从事残疾人培训服务的机构均为我市合法注册的培训机构或残疾人服务机构。我会在采取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严格参照公开招投标的标准,明确培训机构或残疾人服务机构的资格和资历,约定服务内容,签订协议合同,制订考核标准。并对整个培训或服务全程开展监督考核,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以2021年智力残疾人适应性培训项目为例,该项目共分三阶段,包括转衔培训10天,岗位适应性培训3个月,就业跟踪服务2.5个月,每个阶段都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指标,培训结束后,由参训学员对整个培训项目进行满意度调查,作为对培训效果评估参考重要标准。
  三、关于多部门联合,通过有效措施促使轻度心智障碍中职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直接组织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业已形成。制订并严格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
  (一)本市残疾人就业工程的政策导向
  我市为促进残疾人积极参与职业培训,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省的统一部署,实施技能提升培训补贴政策。2021年12月,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广州市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对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按规定发放政府补贴;并首次明确培训费用包含生活照顾、心理适应、社会适应、就业创业指导等相关服务费用。
  广州市残联2019年制定了《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助办法的通知》(穗残联规字〔2019〕4号),对有就业能力的依据其就业或创业的形式、规模等条件给予全面资助,对有培训需求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无门槛免费培训,并给予30元/人·天的就业培训津贴;出台《广州市残联、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康园工疗机构及工疗人员资助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穗残联规字〔2019〕3号),依托覆盖全市各街镇的187家康园工疗机构,对缺乏就业能力的就业年龄段心智障碍等残疾人进行兜底性保障,根据个人能力提供就业能力技能培训、日常自理、社会适应性训练等服务。通过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稳步提升,以2021年为例,当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679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213人,农村新增就业466人),超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任务,完成率达119.93%。
  同年完成培训1644人次,超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率达112.91%。2022年,市府残工委将联合各成员单位,计划按照省残联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用人单位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奖励措施。进一步促进包括智力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残疾人稳岗就业。
  (二)人社局开发人力资源,帮扶残疾人就业
  2021年,人社局共帮扶包括残疾人、特困人员等群体在内的6.6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153.23%。
  一是将包括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在内的残疾人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按照《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穗人社函〔2019〕1090号)要求,对包括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在内的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依托广州市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对就业困难人员做好初审公示、审核认定,确保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都能符合认定条件。拓宽办理途径,窗口、网办、穗好办APP办理同步实施。缩短办理时限,将省规定的21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最快可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2021年以残疾人员类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969人,其中实现就业840人,就业率86.69%。
  二是深化“双到双零”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深化推进“就业服务进家到户,就业岗位进街到村”和“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就业”的“双到双零”工作,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管理台帐,结合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举办社区“零距离”就业招聘会、实施就业携行计划、建设充分就业社区(村)等专项援助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分级服务。建立健全全市统一标准的帮扶服务台帐,每月开展1次针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的跟踪调查服务。2021年,全市共组织“零距离”就业招聘会328场,提供岗位12.32万个,求职人数4.84万人,帮助7121人达成就业意向。
  三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分类分级精准帮扶。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之前,对其实施Ⅰ级就业帮扶,提供一次政策宣讲、一次就业指导、一次岗位推荐的基础援助。对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Ⅱ级就业帮扶,在提供基础援助的基础上,再提供三个以上岗位信息,并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对有培训意愿的,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并按规定落实创业相关补贴。对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实施Ⅲ级就业帮扶,开展个性化的“一人一策”兜底援助,优先推荐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目前,我市已统筹安排918个公益性岗位,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如经过人社部门三级帮扶后,仍无法通过市场化就业的,可申请公益性岗位安置。
  (三)民政局整合社会资源,扶持残疾人就业
  民政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切实发挥在促进残障人士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推进解决轻度心智障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一是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近三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投入557.3万元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残障人士的康复辅助器械租赁、技能培训和就业、权益保护、环境无障碍、社会融入、家庭支持、文娱团队建设等服务,其中涉及残障人士就业项目11个,涉及资金158万元。广州市残疾人服务协会、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等一批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助残服务,形成了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是发挥社工优势助力残障服务。印发实施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社工服务方案,指导全市203个社工站协助镇(街)开展心智障碍患者服务工作,按照“一人一档”建立特殊困难群体服务台账;持续开展广州社工“红棉守护”行动,为心智障碍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关系协调、关爱帮扶等分级分类专业服务;同时,制定社工站参与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工服务指引,不断提升社工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完善特殊群体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三是推动机构内残障儿童适应社会。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开办“福满园青年家居训练驿站”,创造家居式的生活环境,安排经评估有一定自理和认知能力的残障青少年入住,通过学习家政、厨艺、理财、社交等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化能力,目前有5名青年在院外社会实践。此外,为部分有一定能力但社会适应性较差的残障青年开发院内庇护性就业岗位(自主创业岗位、家政员、园艺工等),成立“回音星球工作室”,通过手工制作、“线上+线下”销售推广等获得工资或代币收入,挖掘潜能提升就业能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四)教育局优化教育资源,助力残疾人就业
  2013年,广州市在全国首创普通中职学校开设“启能班”,为轻度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学生提供高中阶段的教育。2017年4月,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设立特殊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结合中职学校特殊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构建交流平台,加强教学指导,切实提升“启能班”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水平。
各“启能班”办班学校积极探索“学校学”和“社会助”的实习就业模式:在校内外建设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学习;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搭建公益平台,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岗位完成实习;与市残疾人服务协会、百胜餐饮集团、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等社会各界合力,推动“支持性就业”,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工作岗位及支持服务。
  四、下步工作:
  (一)积极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本市实际的残疾人就业推进工作方案,尽早惠及全市残疾人。
  (二)继续协调教育、人社、民政等职能部门,持续加强沟通配合,不断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指导,扩大残疾职业培训供给。
(三)拓展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渠道,公开职业招聘信息,挖掘庇护性就业岗位,公平公正开展残疾人就业招聘工作,不断提升心智障碍残疾人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
  (四)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履行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不断挖掘更多适合轻度心智障碍残疾人就业的岗位,促进轻度心智障碍者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加大对用人单位的政策宣传,介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提供岗位无障碍改造,支持用人单位开发岗位,进一步调动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4月28日

(联系人:徐亮亮,联系电话:384911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