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残疾人非遗课程招生简章(已经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国发﹝2021﹞10号)中发展特殊艺术,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要求。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计划面向全市残疾人开设非遗课程,将优秀的非遗文化艺术引入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残疾人在繁忙的都市工作中,缓解压力、愉悦心情、陶冶情操。2022年广州市残疾人非遗课程将于5月(具体时间待定)开课,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指导单位: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二)主办单位: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
(三)合作单位:广州市修竹古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咏竹分公司、广州市越秀区粤岭说书文化艺术中心
二、非遗古琴班
(一)授课教师:非遗传承人或资深专业教师
(二)招生人数:9人
(三)招生要求:16岁-60岁手耳灵活的残疾人
(四)课程安排
1.讲座(待定)
2.面试时间(待定)
3.2022年5月-8月逢周二、周五上午10:00-11:30上课
4.成果汇报(时间待定)
(五)课程内容
通晓琴学知识、掌握基础指法、了解基础乐理、弹奏开指小曲、学习琴器品鉴、赏析经典琴曲。
(六)上课地点
1.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鹤龙东路12号)
2.修竹琴舍(永庆坊点: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东横街7号)
(七)上课费用
此课程为公益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活动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到4月29日18:00
2.报名方式:
方法一: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方法二:电话报名
联系人:管老师,联系电话:020-36138708
(九)注意事项
本学习班有面试环节,面试名单从报名学员中选取。面试名单会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官网、公众号和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公众号公布,同时会以电话通知。
三、非遗粤语说书班
(一)授课教师:粤语说书非遗传承人彭嘉志
(二)招生人数:20人
(三)招生要求:12岁以上有粤语基础的残疾人
(四)课程安排
1.讲座(待定)
2.2022年5-8月每周一次课
3.成果汇报(时间待定)
(五)课程内容
第一学年课程主题为“粤语说书赏析”,课程共分五个单元,分别为“袍带书赏析”、“短打书赏析”、“鬼神书赏析”、“文生书赏析”、“羊城掌故赏析”,为学员讲演传统长篇作品、地方掌故作品。
(六)上课地点
广州国际残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鹤龙东路12号)
(七)上课费用
此课程为公益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八)活动报名
1.报名时间:即日起到4月29日18:00
2.报名方式:
方法一: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方法二:电话报名
联系人:管老师,联系电话:020-36138708
3.录制一分钟的自我介绍(粤语)视频发送到邮箱:ctzxjltz@163.com
(九)注意事项
本学习班的录取名单从报名学员提交的自我介绍(粤语)视频中录取,面试名单会在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官网、公众号和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公众号公布,同时会以电话通知。
四、电话咨询
联系人:管老师
联系电话:020-36138708


联系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
专家老师简介
一、古琴
岭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老师
谢东笑老师简介
谢东笑,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修竹琴舍创办人,古琴师承岭南名家谢导秀先生。现任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儒家乐教专委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治疗专委会常务理事。
曾执教古琴于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等院校。代表作品有编创琴曲《弹琴》《动·静》《莲花》、弦歌《菩提本无树》《论德》《关雎》《古埠听涛》《木棉谣》、打谱作品《溪山秋月》《离骚》《南风畅》《雁度衡阳》等,录制有《第一元素Ⅲ•古琴》、《离骚》、《岭南古琴》等专辑,以“融传统琴风于当下时空”的理念在传承琴学。
二、粤语说书
彭嘉志老师简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