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手工艺品义卖募捐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成功举办
“献一份爱心,留一句祝福,支持一下残疾人事业吧。”
6月24日(星期四),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联合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在该校校园人气最旺的三角市西点屋前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美丽任务”的肢残人手工艺品和编织品义卖、募捐活动。此次活动是由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周谨等13位此间正在市残联实习的学生策划、组织、筹备和开展的。市残联领导、肢残人康复训练中心的老师和学员、华南农业大学校方和人文学院师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活动从上午11点钟开始,到下午5点多圆满结束。
此次为期一天的义卖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937元,其中义卖所得465元,募捐所得472 元。这些凝聚着华农大师生爱心的善款将悉数交给市残联,用于发展残疾人服务事业。有了这笔义卖募捐所得,将有利于继续维持和扩大肢残人康复训练中心的手工艺品制作项目,促进其滚动发展,支持残疾人用缺憾之躯做出更多更精致更漂亮的手工艺品,给他们参与社会提供资金支持和更多劳动就业的机会。
当天活动还得到了一些香港社工和学生的支持。香港义工发展局的陈安发老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劳锦书老师……等四名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聘请的社会工作实习督导还带领10多名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社工学生到活动现场观摩此次公益筹款活动,并与华农大社工系师生做了友好的交流,随后参观了水木相间的华农大校园。
陈安发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鼓励参与举办活动的学生也要捐一份爱心,“虽然是举办者,也可以捐一点嘛。”当有同学问开展公益筹款活动在哪些地方可以借鉴香港的成熟经验时,陈老师强调,两地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很大,公益筹款模式的探索应按本土化的道路从国情出发,应主要靠自身的力量不断作创造性的开拓。
筹款活动的高潮在中午12:00左右拉开了帷幕。下课放学的师生从活动现场涌过,来捐款和义买手工艺品的师生也迅速多了起来。刚从红满堂办公楼下班回家的人文学院张文方院长和张兴杰副院长先后从现场经过,分别捐了50元。还有许多师生,不管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不管是义卖还是捐款,都留下了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一片心意。许多同学还在“爱心树”上留下了他们对残疾人朋友美好的祝福:“愿你们每天过得开心。——欣琪”、“勇敢的过好每一天,自强不息。”“Happy every day! J ”、“互助、友爱,大家生而平等”、“勇敢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一句句祝福伴着爱心、真诚弥漫在活动现场,到处洋溢着一片欢乐、信任、真诚、和平、关爱的温馨气氛。
来自人文学院02公关管理系的阿娟买走了最大最“贵”的一件编织工艺品,她说她由衷的喜欢上面那只惟妙惟肖的用彩线缝制的小鸟,“真是太漂亮了,跟健全人做的手工艺品一样漂亮啊!”许多同学也都有同感,现场义卖的手工艺品,从串珠做的“福”字到生动可爱的十二生肖,无不表现出制作他们的残疾人的心灵手巧。
记者采访了参加当天筹款活动的一位市残联的肢残人,她介绍说她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每年都举行两三次义卖,以前在天河城广场就举行过,但无论是来看的人数还是义买或捐款的人数都没有今天多。为什么呢?或许是大学校园的环境相对于社会比较单纯,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爱心也更多更真诚吧!
活动中记者还留意到一位坐轮椅的颇为帅气的小伙子,上前一聊,知道他叫阿潘,是市残联做海报等宣传品与公益广告设计的,能熟练使用CorelDRAW等软件。记者问他可以去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啊?阿潘想了几秒说,因为许多公司都要大学毕业的,他的学历还不够。阿潘的话点痛了残疾人劳动就业的一处软肋——残疾人相对于正常人来说缺少受教育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真希望高校扩招这扇大门也能向残疾人敞开,让更多残疾人能够走进大学,获得本科或更高的学历,这样他们的就业状况想必会更好,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此次义卖募捐活动是华南农业大学2001级社会工作系13位同学精心组织的一次较大型的公益筹款活动,也是他们专业实习过程中的一出重头戏。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残障人士感受到人间的关爱,希望他们的劳动成果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重新建立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激发他们创造更美好人生。活动的效果圆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不仅募集到了一定数额的善款,还让大学生了解了残疾人服务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