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让音乐帮我做个健全人

作者:谭秋明 | 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5-02-02
“让音乐帮我做个健全人”

陈伟杰弹着乌克丽丽深情演唱。广州日报记者莫伟浓摄

  广州首位乌克丽丽盲人教师 3年公益演出过千场

  “我躺在绿草中间,想你那可爱的脸,风翻开信纸几页,心跳出美丽和弦……”舞台上,21岁的陈伟杰弹着乌克丽丽深情演唱自己创作的《习惯》,他的搭档范子伟,帮他打着轻快的鼓点。耳边尽是热情的欢呼和拍和,但是他们看不到观众那开心的笑脸,因为他们都是盲人。

  文/广州日报记者谭秋明

  陈伟杰是广州首位乌克丽丽盲人教师,昨日,他所在的音乐公益机构乐萌乐坊正式开业,他又一次站上舞台展示才艺。过去3年,他已经参加各种公益演出1000多场。未来,他希望组建一支乌克丽丽盲人教师队伍,拓宽盲人就业渠道,让他们赢得更多自信和掌声。

  爱夹band组建“心灵乐队”

  上台表演,阿杰和子伟从来不戴墨镜,“似乎盲人卖唱都要戴个墨镜,但是我们不想给自己贴上标签。从来不怕让人知道我们看不见东西。”阿杰表示,残疾人不能先把自己看低了。

  “我比其他视障人士幸运些,到13岁才失明。”阿杰称,因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一直饱受看不清的折磨直到最后失明,但是,他终究有机会看过五彩斑斓的世界,还学过写字。因此,阿杰在同龄人中,算是有见识的人。

  因为视力不好,阿杰的听觉反而很灵敏。父母见他爱哼爱唱,不仅为他买来CD机和碟盘,还送给他一把吉他。在自己的摸索下,阿杰居然弹出了不少流行曲。

  到广州盲校上学之后,阿杰和5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了“心灵乐队”,“我们要唱出盲人心中的色彩。”这是乐队命名的由来。这支乐队,在校园中很受欢迎。虽然同学们无法看到乐队在舞台上表演时散发的光芒,但是,他们的歌曲,被反复传唱。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阿杰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歌曲。

  义演攒下大学生“粉丝”

  阿杰有机会走出校园,成为公益界明星,则是因为遇到了乐萌乐坊的创始人陈华信。“你弹得很好,唱得很棒,为什么不去表演,为残疾朋友送去欢乐呢?”就是在华信的鼓励下,阿杰开始了在各种公益活动中登台,短短3年,阿杰参加了各种公益表演1000多场。

  “我多数会表演自己创作的歌。”阿杰说,通常还会拉上乐队的成员一起来表演,就像昨日的表演一样,子伟热情的鼓点,伴着阿杰欢快的乌克丽丽弹奏,还有活泼动感的歌词,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观众们跟随节奏拍和哼唱。然而,如果主持人不指出,几乎没有人发现,他们是盲人。“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尽力做一个正常人。”阿杰和子伟异口同声地说。

  在不断的义演中,阿杰的创作热情越来越高涨,写出了《为理想打拼》《习惯》等歌曲,而且在大学校园里攒到了一批“粉丝”,如今,正在跟阿杰学习乌克丽丽的几位大学生,就是在校园公益表演中“粉”上他,进而前来求学的。其中一位学生说:“阿杰老师为人阳光又幽默,他教课不沉闷,而且随手一弹就成一首歌,很神奇!”这些大学生,不仅学弹奏,在阿杰的影响下,也开始活跃在公益界,当起志愿者。

  立志培养盲人音乐教师

  作为广州第一位盲人音乐教师,阿杰的理想是,让更多盲人加入到这一个行列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看到盲人,大家首先想到盲人按摩,这是(盲人)最常见的就业出路。”阿杰分析说,有机会走入社会就业,对于盲人而言,已是幸运,但是从事盲人按摩,除了劳累、收入不高,获得的社会认可也偏低。

  “虽然有一份工作,但是过得不开心,怎么可以呢?”就是因为这样的思考,近两年,阿杰从弹吉他改为钻研乌克丽丽,因为这种小乐器只有四根弦,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人而言,比吉他更易入门和学会。

  “我四处去参加公益表演,希望人们认识到残障人士也有阳光的一面。我教授盲人弹乌克丽丽,希望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美丽旋律,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阿杰正谋划组建一支盲人乌克丽丽教师队伍,深入社区、学校表演、教学,为市民送去美妙旋律,让看不到光明的盲人走上自强之路。

  什么是乌克丽丽?

  乌克丽丽,又译作尤克里里,是一种四弦夏威夷的拨弦乐器,发明于葡萄牙,盛行于夏威夷,归属于吉他乐器一族。因为简单易学,民间有一说法,这是一个适合大人及儿童,并且好听易学,又能激发节奏潜能的乐器。只要它在手中,没有你不会弹的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