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聋启喑 为国为民
广州聋哑学校第一任校长张颖仪的墓碑上刻着“我爱你”手语。
广州聋哑学校创办人张颖仪
张颖仪(1916年~1979年),女,广东花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毕业于香港真铎启喑聋哑学校师范班并留校任教。1946年在广州自筹资金创办广东第一所聋哑学校—启聪聋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州市聋哑学校校长、全国聋人福利会委员,毕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本报讯 (记者谭秋明 实习生李丽娟)拇指、食指、小拇指伸直,中指、无名指蜷拢,掌心向前,刻着一个“我爱您”的手语图案,墓碑中间写着“捧来一颗心,闯出启聪坦道。带去几分笑,顾指发喑长途”的墓铭志,它说的就是广州聋哑学校校长张颖仪女士。
张颖仪,生于1916年,时值中国时局动荡之期。她幼年丧母,家境清贫。不幸的是,9岁时左脚出现跛行残疾,12岁进入孤儿院。1937年进入香港真铎启喑聋哑学校师范班学习两年,1939年以优秀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对童年的不幸,张颖仪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更为关注残疾儿童的生活,立志帮忙他们成为自立自强的人。1946年2月,她在自己的住处惠爱东路(现广州市中山五路)昌兴街挂牌办起私立启聪聋哑学校,招收聋哑儿童入学。这是广州第一所聋哑学校。经过张颖仪的努力,学校渐渐为人所知,学生人数也渐渐增加。
1949年初,由于学校经费不足,聋哑学校面临停办的厄运,但是张颖仪还是婉拒了母校的高薪聘请。1956年,私立启聪聋哑学校改为公办广州市聋哑学校,经费由市教育局拨给,张颖仪留任校长。为使聋哑人有一技之长,张颖仪曾变卖自己的房产,购进缝纫机、木工工具,办起了木工、缝纫职业培训班,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聋哑新工人。
张颖仪为聋哑教育倾其所有,也许她墓碑上的手语图案可以说明缘由:我爱你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