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国际特殊教育专家:对待特殊孩子用特别方法

作者:广州日报 | 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3-07-15

    国际特殊教育专家为中小学教师、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培训和咨询

    目前广州登记在册的特殊儿童大概有5000人,在特殊学校就读以及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各占50%。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介绍,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对于那些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而言,老师从事特殊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欠缺。

    以后广州每1个区将至少有1所职业学校开设特教班。

    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表示,为了让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今年内每个区必须依托特殊学校,开设职高班。

    本报讯 (记者黄茜 通讯员穗教宣)这是一场特殊的交流会:有的孩子嘴里不停地发出“呜呜”声,家长们有一肚子问题;每到家长提问时,被谈及的孩子或家人要走出会场“回避”。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首期“广州市中小学特殊教育师资通识培训班”邀请到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知名特殊教育专家,为全市13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知识培训。上周六、周日,专家们聆听特殊孩子家长提出的问题,并给出专业的建议。

    孩子受排挤 家长要“帮忙”

    “我的儿子13岁,是先天耳聋,7岁时植入了人工耳蜗,现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五年级。”一位特殊孩子的妈妈吐露自己遇到的难题:“儿子很想融入班级,但班上很多同学却不接受他。”有很多同学联合签名,说他是“非正常人”。

    专家分析:“很多时候,听障孩子不能完全听懂别人说的话,因为普通人说话不仅有字面的意思,还有言外之意。在学生的圈子里,有些特定的语句或表达,像是一种‘密码’。其他的孩子会觉得,你听不懂,就不是我们这边的人。家长可以邀请与孩子相处较好的同学来家里做客,看看他们交往的情况。重点是观察孩子是否能够完全‘听懂’、理解别人的意思,是在听力上有困难,还是理解上有困难。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困难,就要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其他孩子的排斥和恶意,那么家长要勇敢发声、表达不满。”

    对待自闭症 “拉”出小世界

    “儿子很喜欢看会转动的东西,比如风扇,可以很久盯着风扇看。他认得数字,但是不会计算;听得懂、也能理解,但是不愿意说话。这是为什么?”

    专家分析:从这位父亲的描述来看,孩子有很明显的自闭症症状。“比如风扇转动,同样的动作不断重复,会给他带来快乐。自闭的孩子还会重复做相同的动作,比如挥舞自己的手,别人都觉得怪,但他自己很享受这种快乐。自闭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不会如其他孩子一样,要去找同伴一起玩耍。他一个人就很好。”专家建议这位父亲,要在平常生活中多制造一些共同行动的情境,和儿子一起去玩耍、学习,让孩子知道“跟别人一起也不错”,增强他的社交性。

    孩子成年后 不舍也要放手

    “我的儿子有自闭症,我不知道他成年之后该怎么办。”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的童宝娟博士:在台湾地区,很多特殊儿童在完成学业后,会进入一些服务行业的基层岗位,比如袜子工厂、面包店、茶店、洗车行,等等。“很多公务员、政府供养的公职人员都被要求去买他们做的东西,照顾他们的生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调适好自己的心理。“说起来也很辛酸,你们对孩子倍加呵护,但他们却要去做这些粗重的、底层的工作。但家长再不舍,也要学会放手,因为这样你的孩子才能自食其力、真正融入社会。”

    “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该被保护”

    国际特教专家刘丽容教授:

    广州日报:很多普通孩子对与自己不一样的孩子不了解、有排斥,甚至有些家长也不愿自己的孩子与特殊孩子接触。是否有好的办法去改善这种状况?

    刘丽容:我想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普通孩子的家长要有“同理心”,也就是中国文化里面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不是自己带头去排斥特殊孩子。因为每个人的权利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尊严都应该被保护。其次,特殊孩子的家长要融入普通家长之间,不能只是自己抱团。再次,特殊孩子的家长和老师要有特殊教育的知识,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帮助特殊孩子的方法。

    广州日报:普通人、乃至整个社会应该如何去对待特殊人群?

    刘丽容:我想,人们应该对人群的多样性有了解,并且抱持宽容的心态。社会不要忽视特殊人群的存在,要去考虑他们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社会要创造条件让特殊人士发挥所长。很多盲童成长为优秀的乐手,因为他们的听力特别敏锐。有些自闭症人士是出色的画家。每个人有自己所长,社会不要认为特殊人士是没有用的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