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听风者”
其人
上过央视 与谭咏麟同台 还是羊城小市长
王子安,1999年出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致盲。目前就读广州市盲人学校初一级,钢琴六级。2011年获得“全国青少年才艺表演”乐器组金奖,2012年,获得第七届“广州钢琴公开赛”优秀表演奖,曾与谭咏麟同台演奏,央视大风车舞台、星光大道助残演出、公益中国晚会、亚残运会开幕式演出上都能听到他那嘹亮的歌声和欢快的琴声。今年,他还与9名儿童一起,当选为“羊城小市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客厅,这个年仅14岁的男孩或拉动琴弦或按下琴键,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纯净的歌声伴随悠扬的钢琴声蔓延开来。然而,歌者王子安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无法领略这世界的缤纷。
歌唱、提琴、钢琴、主持等十八般武艺精通的他是一位盲童,从来没有感受过一天光明的他,心中却有一个亮堂堂的梦想:考上星海附中,从而进入更高一级的大学音乐殿堂,实现自己的音乐梦。他两次报考星海附中被拒,但他不气馁,他称“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但会努力让世界看见自己。”
隧道里的风声
1999年,只在母体中呆了28周的王子安提前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时他只有2斤6两重。早产的子安在氧气箱里度过了人生的前两个月,视网膜病变造成视力障碍,子安只对强烈的光线有一点感觉。子安半岁时,父母才发现这一情况,一家人从此走上了艰辛的求医路。“在中山眼科医院,教授告诉我们手术只有1%成功的概率,如果手术失误触动脑神经,后果更难预测”。子安的爸爸说,“后来又去到上海……但那里的医生还是不支持手术”。求医道路就此中断。
在同龄的小朋友玩积木和洋娃娃时,两岁的子安喜欢手电筒和收音机,“手电筒一开一关光线有变化,他喜欢晃动的光线。”他的妈妈说。五六年间,子安用坏了二十多个手电筒,拧坏了十几个收音机的按钮。
其间,父母意外发现了子安的音乐天赋。三岁时,子安随父母坐货车回浙江老家,从广州到浙江1000多公里的路上有大大小小超过20个隧道。车在隧道行驶时有不一样的风声,子安很好奇。每到一个隧道,爸爸妈妈就告诉他隧道的名称和长度。“结果第二次路过时,子安已经可以按顺序准确说出隧道的名字和长度。就连司机都惊讶了”。说到这里,王爸爸一脸自豪。
考过钢琴6级
灵动的手指,准确的节奏,饱满的精神,子安为记者熟练地演奏李斯特钢琴练习曲。子安说,这首曲子的旋律就像暴风雨一样,展现出人的坚强意志。“我也要做这样的人”!
钢琴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几百张音乐光盘。从初级的《哈农练指法》到《李斯特练习曲精选》,它们共同见证了子安的艺术生涯。
子安五六岁时,父母为他买了台玩具电子琴,在电视里听过的《西游记》主题曲旋律,子安竟可以在电子琴上试着“摸”出来,“之后我们就决定好好培养他”。2004年,家里花了1.5万元买了一架钢琴,这是家里最贵的奢侈品。
琴买来了,找老师又成了问题。“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都找过,来来回回换了不下10个老师。”爸爸说,有的老师一看就没信心教他,因为从未遇到盲童学钢琴,不知道怎么去教。
因为看不见,也没有专门的盲文曲谱,子安只能通过重复听旋律来记谱,经常是一个小时只能学一首曲子的三分之一。因为看不到无法模仿,姿势和仪态也是子安的大问题。为此,父母专门又请了陪练老师指导他练琴。
2009年,他顺利通过钢琴6级测试。
意外遇上伯乐
上午在盲校学习,下午请假学艺术,晚上抽出3个小时练提琴,周末完全奉献给艺术……立志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与星海附中的结缘始于子安的钢琴老师。王爸爸告诉记者,子安每周都要到星海附中一位钢琴老师那里去练琴。去年在星海音乐学院上课时,父母偶然看到很多人在校园里报名附中的考试。“当时我们并没有计划好,只是看到很多人排队,就报了一个,但冥冥之中觉得以后要走这条路”。当时学校并不知道子安的情况,就给我们发了准考证。王爸爸说,“一直到考试当天上午领着他进考场,校方才知道孩子是盲童。因为没有接收过这样的学生,老师临时开会协商要我们下午再去考”。由于专业能力欠缺和学校经验不足,学校没有接收子安。王爸爸说,“当子安知道录取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时,一下子扑到我的腿上哭了”。
后来校方给王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告知原因,一是学校的师资条件不具备,二是子安的水平还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校方建议王爸爸可以带子女到放开招生的北京、上海音乐学院去试一下。
虽没有考中,但这次经历为他带来了转机。考试时,子安遇到了他现在的中提琴老师侯东蕾。侯老师建议子安转学中提琴,弦乐最难的就是音准,但盲人的触觉和听觉往往更敏锐。同时,子安已经具备了扎实的钢琴基础,所以学习中提会轻松很多。
现在,即将升入初二的王子安希望考上一所音乐学院附中,接受更专业的音乐学习。今年,子安再一次报考了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却没有收到准考证而再次错过考试。因为对广东本土的专业音乐院校来说,目前还没有招收盲人学生的先例。每每说起这些,父亲都很沉重,“毕竟子安一直在广州生活,我们的工作也在这边……”
对话
为什么盲人就一定要从事按摩
“如果有一天光明,你想看到什么?”盲孩子安给出的答案是:其实,看得见是暂时的,看不见才是永恒。我并不期待看到光明,因为我心中有梦。
记者:你有想过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吗?
子安:我的偶像是李云迪,我希望自己能在音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校长老是说盲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9%,但是全部都跑去按摩,职业道路太狭窄了。为什么盲人就一定要去做按摩?为什么一定要跟芸芸众生一样?我力气小,不想去按摩。
记者:在前不久结束的“羊城小市长”活动中,你作为首位获得小市长称号的盲童,有什么感想?
子安:“羊城小市长”这只是一个称号罢了,我感觉自己就像在一片宽大的草原,要历经艰辛走过荒漠,才能走到终点。
记者:你有想象过自己看不见的世界吗?
子安: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对于未来,正常的人也难以预见。我的内心被一个圆圆的大光球照亮,就像太阳,给了我力量和温暖。
记者:你平时除了练琴,还有什么爱好?
子安:我喜欢玩电脑游戏,还喜欢看书。中国四大名著和《哈利·波特》,我都利用听书机的方法“读”了下来。《三国演义》我还“看”过三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