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盲人新校落地钟落潭
{用了9年,经历了40多次选址,广州市盲人学校终于看到扩建落地的希望。
记者昨日从市规委会获悉,广州市唯一一所盲人学校将迁至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内,现状位于天河区天平架的旧校区则将改建为盲人职业教育实习基地。
多位规委会专家为盲校迁址的曲折大叹“不易”,表示应大力支持新盲校的规划建设。最终该规划获得全票通过。
现状
旧校场地狭小难改善
因偏见新址找了9年
现位于天河区天平架的广州市盲人学校是广州唯一的一所盲校,于1989年开办,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设定办学规模为120个学位。目前盲校在校生328人,远超学校的办学规模,造成学生日常要分三批进餐,学校每年要放弃五成生源、无法办高中高职教育,迫切需要新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和增加学位。但学校限于场地狭小,周边也无扩展空间,难以新建校舍增加学位。
对此,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学校异地选址新建新校,要求抓紧解决学校建设用地问题。然而,由于一些人对盲校持有偏见,盲校的选址经历了很多波折。学校于2004年开始新校选址工作,学校和规划部门先后选址40余宗地块,最近一宗原本已核发用地许可证,但由于被征地村集体、单位对盲校持有偏见,不配合学校征地拆迁,导致符合城规、土规的用地难以落地。
为此,规划部门决定大开绿灯:从征地入手,在学校确定选址、基本谈妥征地问题后,再对规划进行适应性调整。最终新校址落户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内。而盲校建设新校区后,原有旧校区将改建为盲人职业教育实习基地。
展望
新址办学规模扩大六倍
幼儿园到高职一应俱全
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高校园区内的盲校新校址地块北侧临近广从公路,距离规划地铁14号线黎家塘站约450米(14号线一期从嘉禾望岗到从化街口,计划2016年建成)。地块用地面积87053平方米(131亩),现状为林地。容积率0.6,建筑密度25%、绿地率40%。学校规划建设13栋建筑,建筑层数主要为5层,分布不同的功能区。
规划部门表示,现选址方案取得了被征村集体(马沥村、湴湖村)的书面同意意见,征地界线和留用地选址也协调落实好,基本具备落地的条件。考虑到现选址地块历经周折、来之不易,已是当前较为理想和难得的选址方案。而且钟落潭高校园区规划定位为核心高校聚集区的高校发展备用地、发展特色专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盲校在高校园区选址符合该地区的功能定位。
据悉,学校建设新校区后,办学规模近期扩大到700人,除原有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教育外,还将开办普通高中和高职(大专),真正实现集教学科研、康复训练、职业培训以及实习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盲人学校。
市长
可以多花点钱
但不要赶工期
对于盲校如何建,规委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议。有专家认为,盲校园区面积有7万多平方米,面积较大,为了方便盲人出行,校舍、办公场所等应该集中紧凑建设,建筑物之间最好设置风雨连廊。
市长陈建华对盲校的建设十分关心,在会上逐条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盲校建设要有完全人性化的设计,一切以盲人为中心,学校到地铁站、公交站等道路应全部铺建盲道,学校周围应杜绝摩托车、电动车等横冲直撞,至于校内建筑物也要站在照顾盲人的角度进行特殊设计,比如建筑物的棱角应避免尖利,楼梯、电梯等设计也应方便盲人。
陈建华还建议,可以采取一些电子技术,让盲人学生只要戴一个耳机,就知道自己走到什么地方了,前方是什么,在学校畅通无阻。
对于学校旁边的农民留用地,陈建华认为规定为住宅用途较好,因为盲人对噪音敏感。“一定要高标准建设,可以多花点钱,但不要赶工期”。
因不少专家反映盲人学校的叫法带有歧视性,陈建华建议学校考虑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