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担心丢掉低保待遇 部分残疾人就业不积极

作者:马喜生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想改善生活,还是保住低保待遇?目前,广州残疾人正面临这一选择难题。去年,民盟广州市委员会调研广州残疾人生存状况,发现适龄就业的21.9万残疾人中,有就业意愿的超过5万人,却只约2.4万人有工作,这除了为残疾人提供的就业岗位匮乏外,部分原因是残疾人一旦有了工作后,可能会丢掉“吃低保”待遇。

  昨日,记者从民盟广州市委员会了解到,市民盟高教专委会已经向广州市政协提案委提交“加强残疾人社区服务”提案,建议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体制,实行“分层阶梯式”救助。

  ■建议

  A低保救助实行“分层阶梯式”

  提案建议,政府应取消“一刀切式”的保障标准,即采取“阶梯式”,设定多个救助档次。

  该提案执笔者、市政协委员蒋欣告诉记者,“分层阶梯式”救助即在广州市467.08元的低保标准上,再设定多个高于此标准的收入档次,比如一名残疾人参加工作后,月收入有600元,其依然可以享受低保待遇,但是数额会有所减少,如果其收入在800元,那享受低保的数额再进一步减少,总之保证残疾人参加工作后,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低保待遇。

  B减免税鼓励发展福利企业

  提案还提到,与香港比较,广州残疾人群比香港多10多万人,但香港的残疾人公共服务机构有800多家,而广州只有不到200家;香港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人士约2.2万人,而广州不到2000人;香港提供给残疾人的服务名额多达3万多个,而广州不到1万个。

  提案建议对大量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福利企业进行一系列减免税、社保支持等政策。此外,增加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力度,帮助残疾人在体制内或社区就业。比如,要求全市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拿出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