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进亚博馆,重温激情岁月

作者:孙嘉晖 | 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北京残奥会中国轮椅篮球队队长陈琦在广州亚博馆参观,激动不已。孙嘉晖 摄

  广州亚运会美好记忆常驻市民心间

  2010年12月19日,广州亚残运会落下帷幕,亚运“广州时间”也圆满结束,但关于亚运会的美好记忆却常驻广州市民心间。昨天是亚残运会落幕2周年纪念日,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他就是北京残奥会中国轮椅篮球队队长、广州名将陈琦。他忙里偷闲到亚博馆参观并接受采访,当看到自己的影像被珍藏在亚博馆时,他激动地说:“感觉亚残运会就像在昨天一样,亚博馆真的太好了,给我们一个回顾历史、寻找过去的机会。”

  ■本报记者 孙嘉晖

  令人感动的博物馆

  乍一听博物馆这个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收藏馆,但是走进亚博馆,沿着红色田径跑道的路径,随着讲解员移步换景,眼前的惊喜接踵而至。

  昨天,北京残奥会中国轮椅篮球队队长陈琦,在这个亚残会落幕2周年的特殊日子,来到亚博馆寻找那段激情岁月。

  “很好,很好……”陈琦边看边赞叹,面露惊喜,如获至宝,“一看到这些,感觉就像昨天一样,亚运年是我成长的最关键一年,以前做运动员,生活、工作比较简单,筹办亚残运会期间负责无障碍设施的检查工作,工作方法改变了,人也越来越成熟了。”

  2008年北京残奥会结束后,陈琦结束运动员生涯,成为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亚残运会期间出任无障碍设施检查主管。体育运动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的人生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也正因为此,他步入亚博馆看到这里熟悉的图片、轮椅、火炬……一切都这么熟悉,不禁感慨万千,“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改变更多残疾人的生活和命运,在体育运动中康复,并获得身心健康。”

  “看到这些,残疾人朋友就会感到信心倍增,有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陈琦说,“通过举办亚残会,人们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残疾人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历史影像永久珍藏

  陈琦告诉记者,在广州亚残运会闭幕2周年之际,由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承办的广州市第二届“爱心满花城”助残服务周——残疾人文艺进社区活动火热举行。他也是忙里偷闲来到亚博馆接受采访,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

  作为广东轮椅女篮主教练,陈琦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份工作,有自己钟爱的篮球事业,还有一批充满朝气活力的孩子。

  “亚博馆内地面的跑道设计非常好,轮椅不会滑,很有运动感和纪念意义。”陈琦告诉记者。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陈琦找到了两幅有自己形象的照片,兴奋不已。值得一提的是,陈琦的一张照片是由本报记者拍摄并提供给亚博馆收藏的,看到这张照片他一下子想到了2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情景。

  陈琦告诉记者,他今年带领轮椅篮球队参加了江苏卫视的《最炫民族风》栏目,起因是他们在一次全民健身日活动中的表演,打动了编导,获邀参加比赛,他们表演的轮椅舞蹈《怒放的生命》一路闯进第3关,获得了观众和评委的一直好评。

  “博物馆的很多收藏品展示了残疾人朋友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希望这里成为残健交流、互动的基地,更好地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陈琦说,他最大的梦想是推动、促成中国轮椅篮球联赛,“希望在我退休前能看到这一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