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试点社区残疾人康复站
昨日,记者从省残联获悉,广东目前有重度残疾人145.6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6.9%,有康复需求的约占70%以上,但现有专业康复机构已无法满足其康复需求,为此广州试点在每个街(镇)建立一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帮助这些重度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未来将在广东全省推广。
全省约101万人有需求
省残联表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广东有重度残疾人145.6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6.9%,其中有康复需求的约占70%以上,即大约有101万人左右,而现有的专业康复机构已无法满足他们的康复需求,如何推进居家康复解决他们的康复问题刻不容缓。
广州试点社区康复站
记者获悉,今年广州出台了《关于印发<广州市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及规范社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每个街(镇)建立一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由市财政下拨每个站5万元的康复训练器材购置费和每年5000元/站的器材维护和人员培训费用,不足部分由区(县)财政解决。康复站的后期运营费用,通过引入定点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这也意味着,未来广州所有重度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康复训练。省残联表示,将积极探索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模式,在广州市城乡社区和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居家康复服务试点,之后等条件成熟会向全省推广。
另悉,广东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对贫困家庭的肢体残疾人的居家康复服务实施康复救助。省财政将对居家康复残疾人实行经费补贴,补助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残联另行制定。
案例:
卧床20年训练后重获行走能力
“把红色的夹子夹在左边……很好!”昨日,在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的黎红强家里,康复治疗师李伟华正在为他进行居家康复服务。50多岁的黎红强是重度肢体残疾人,卧床已有20年。今年7月,天河区员村街康园工疗站经筛查后,建档立卡,评估康复需求,制定康复计划,派出治疗师每周两次上门为黎红强提供免费的肢体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穿衣、如厕、进食等)和言语训练等服务。工作人员还根据黎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包括铺设防滑砖、加装扶手、建坡道等。经过康复训练,如今,黎红强不仅双手变得灵活,能自己进食,而且双脚较之前有力,能借助辅助器具行走,大大减轻了家人的压力。
温馨提示:
哪类残疾人士可申请?
据了解,居家康复服务一旦在全省铺开,符合下列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就可申请该服务:1.具有广东省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并有康复需求的重度肢体残疾人;2.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残疾人家庭,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困难残疾人家庭予以优先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