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员工最高月补助千元
讨论已久的政府购买服务,今年初随着《广州市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资助试行办法》的出台,逐渐步入正轨。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残联得知,今年财政投入1270余万元用于资助民办非企业机构,年底将通过21家机构的申请,拨出第一笔百万款项。
或成立残疾人服务协会
政府购买民间服务,让更多残疾人得到安置。据市残联理事长梁左宜介绍,办法出台后,已有32家机构提出申请,主要为托养、康复和社工机构,残联将对这些机构进行评估,年底前通过第一批的21家,给予资助,“政府不可能包办,需要鼓励民间力量加入进来。”
新出台的办法中规定,对相应机构的服务人员进行月补助,居家家政服务者每人每月400元,日间训练服务500元,长期托养1000元,社工300元。梁左宜认为,接受资助的企业同时也受到残联监管,可以规避此前番禺出现的抑郁症患儿遭虐待事件再发生,“我们会从服务对象、员工、同行三方对机构进行年评估,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成立市残疾人服务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精神疾病康复学位紧张
康园计划作为广州市精神康复安置的成功案例,已经铺开了168个点。据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主任孔庆彪介绍,广州市内精神类疾病持证者1.3万人,而得到职业康复培训的只有2000人左右,“利康中心容纳了180名康复者,已经是广州市内最大的培训中心,但对于总量而言,还是杯水车薪。”
由于精神类疾病的公开就业最难,像利康中心这样的机构学位非常紧张,没有成功康复者就不可能招进新的学员,今年新招收的量也仅30余位,每年的数据并不固定。孔庆彪认为,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有民办机构进入,学位紧张才能得到缓解,“像香港,建保障性住房,政府手上也会有楼层,拿出来给民办机构做社会服务,同时购买服务的金额也不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