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80后女孩:实现个人价值

作者:新快报 | 来源:新快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从王周专给孩子们上课时脸上露出的笑容,你分明能感觉到她说"这种选择更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内涵。 受访者供图

  放弃电信部门的好工作 当了一群孤独症孩子的“孩子王”

  ■新快报记者 陈晓颖

  “老师,我喜欢看动画。”

  “好的,老师知道了。现在我们先来上课,下课再看动画好吗?”

  “我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好的,但是想说话要先举手。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一个珠子加上一个珠子,一共是多少个珠子?”

  “我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

  ……

  类似的师生对话,在广州市康纳学校,可能每天都会出现上百次。这是全广州市唯一一家专门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教育的学校。在这里担任老师,最头疼的不是调皮捣蛋、无心向学,而是如何打开这些星星孩子们的心扉。

  特殊的学生还有他们身后家长们每每企盼的脸,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与普校相比偏低的待遇……要想当一名好的特教老师,是对体力与心理的双重考验。靠着无比的耐心与强大的内心,才让他们每小时、每一天、每一年地坚持下去。

  近日,记者走进广州市康纳学校,带读者一同了解这些孤独世界守护者的故事。

  日常工作

  一天8小时“车轮战”

  “一个、两个、三个……”

  一段小跑后,王周专老师还来不及擦干额头的汗水,心里就开始默默数起了正在操场上玩耍的孩子。新学期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她已经渐渐摸透了班上孩子们的那点小心思,但时不时的,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

  还有一个不见了!王周专一下子紧张起来。康纳学校的操场并不大,但孩子们总会在绿化带、沟渠、游乐设施这样的地方把自己藏起来。她一边小跑一边四处张望:“小玲!你在哪里?快要上课了。”终于,在一片绿化带后,王周专找到了这个孩子。小玲此时正专注于手上刚摘下来的翠绿叶子,似乎没有察觉到老师的呼唤。

  “早上7点50分到学校开始接孩子,安排他们上厕所喝水,然后开始上课。到第四节下课组织孩子们分批到饭堂打饭,老师也跟他们一起吃,结束后把地面弄干净,铺睡垫给孩子睡觉。孩子们都睡好以后,老师还要打扫卫生。下午1点10分又开始上课……”王老师笑着为新快报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天下来,她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即使是课间和午休,也被工作填满,“课间的时候要确保孩子们玩耍时不要走丢或受伤,中午他们睡觉的时候老师就批改作业、写家教通,孩子放学后就可以针对孩子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

  “车轮战”一样的工作,是康纳学校每一位老师的写照。目前校内共有150名学生和60名老师。由于要维持课堂纪律,所有课程都必须配备两名老师,其中一名是辅助。这样算下来,每名老师都必须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我要兼数学、社交、美术、电脑还有英语,另外五门是另外一个老师。”王周专告诉记者,她与另一位老师负责了一年(1)班全部的十门课程。

  “有时候一天下来,手脚都很酸痛。”嘴上这么说,可王老师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在今年的教师节,她收到了各种由家长和孩子做的贺卡。“很感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完全是一锅乱,到现在他们都能坐安稳了,还是很有成就感。”

  工作压力

  有些家长对教学成果期望太大

  除了教学上的压力,王周专坦言,还有部分压力来自于学生家长。按照康纳学校的规定,为了让孩子专心上课,除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所有家长都不能参与课堂。然而事实上,许多家长几乎整天都留在学校,课间陪孩子,上课的时候,则在课室外透过玻璃窗关注孩子上课的情况。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想法和要求,部分家长甚至希望王周专按照普校的进度教育孩子,这让她感到很为难。“部分高功能孩子的家长,对教学成果的期望特别大。”她表示,由于高功能孩子的症状比较轻,让家长误以为只要短暂的康复训练就能让子女变成普通孩子,“很多家长想把自己的方法强加给你。”只有经过多次的沟通,家长们才能慢慢明白,老师的教学方法自有其道理,孩子们的康复和成长才会更快一点。

  心声

  你的努力有收获,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虽然很累,但是看到孩子有一点进步,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他们,也是挺开心的。

  最困难的是,资源、社会支持度还不够。像我们有些孩子要去普校与同龄孩子一起,很困难。希望公众正确认识孤独症,这些孩子和其它孩子一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王周专

  人物

  “有的就是这么一份心”

  由于特教专业毕业生紧缺,康纳学校并无限定老师的教学背景必须是特殊教育。事实上,孤独症教育在教学领域中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也正是这个新鲜领域带来的挑战,吸引了王周专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2009年在贵州一家师范学校毕业后,王周专放弃了电信部门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康纳学校做特教老师。对于她当时的选择,不少同学感到非常不解。“他们都说,这么好一个工作你不好好干,怎么跑出来呢,哈哈。”王周专的家人则希望她能回湖南老家发展,一直给她做思想工作。

  眼前这位88年出生的女孩,脸上还带着一点稚气,但谈起自己的职业规划,却是相当坚定,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她坦言,不希望做一名普校的计算机老师,而是选择更能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工作。回忆当时的选择,她笑称是“年少气盛”所致,但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可能我有的就是这么一份心吧。”她说。

  讲述

  “你给他架个桥,他也会多看你一眼”

  在一年(1)班的社交课堂上,王周专往黑板上写了一个自我介绍的句式,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情况填空,不少孩子举手发言。事实上,在观察了数节课之后,新快报记者发现,孤独症患儿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症状,而非刻板印象中的不说话、不好动。

  “回答得很好,奖你一个笑脸。”为了鼓励孩子们参与课堂,王周专为班内的每个人都设立了不同的奖励机制。这些笑脸、小红花可以让孩子们换到课间游乐、零食等回报。

  作为一名老师,怎么打开这些星星孩子们的心扉?

  “孩子总会有喜欢的东西。比如一个孩子要玩火车,你给他架个桥,他也会多看你一眼。”王周专说,跟孤独症孩子交流时需要一步一步来,慢慢让他关注别人和周围的世界。“他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就可以跟他并行,把他慢慢拉出一点点。”

  在所有症状中,缺少语言是让王周专最头疼的一种,如果再伴有攻击性行为和情绪问题,就需要特教老师的特别关注。“比如一个孩子常常打自己,也是有原因的,他拿不到一样东西,所以他打自己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力,帮他拿东西。”她表示,每接手一个新孩子,都必须尽快跟家长和前任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