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残疾人6月统一换车?残联表示暂时不换
由三轮机动轮椅车换成电动车,残联日前表示暂时不换等国家新标准出台
(记者 熊佳焰)目前,广州大约有超过6000位肢体残疾人士在使用2001年由政府统一置换的三轮机动轮椅车,这种轮椅车上可载人载货,广州市内禁摩后,部分三轮机动轮椅车被一些人私自改装拼装用来非法营运,“残的”问题成为一大交通隐患。最近,广州残疾人士间一直在热议广州将统一置换电动轮椅车的话题,按之前发布的消息是6月1日统一置换,但新型研发设计的电动轮椅车动力是否能爬坡、路上如何充电、能不能载人成为残疾人士关注的三大焦点。
记者日前从广州市残联获悉,6月1日肯定置换不了,因置换电动轮椅车牵涉面广,换还是不换,方案待定,目前残联需等待国家有关残疾人电动轮椅车的新标准出台后,才能确定最终方案。
图为新研发的电动轮椅车。
新型电动车将车底盘降低,可让肢残人士直接用手推轮椅上去,不再像以往一样要从轮椅上爬到三轮机动车上。
目前使用的机动轮椅车。
肢残人士提出三大疑问:降速后动力能否爬上坡
残疾人专用机动三轮车车主芳姐自小患上小儿麻痹症,自2001年使用统一置换的机动三轮轮椅车后,生活开始丰富起来,“我骑着它去佛山会友,跟着艺术团残友们一起去排练,自己开着车也可买菜、买日用品,非常方便”。不过,芳姐却非常担心换成电动轮椅车后,因时速降低,电动车的功率低不能顺利爬上坡,“肢残人参加文体比赛、探访亲朋好友都要经过一些桥梁和斜坡,马力不足根本就爬不上去,肢残人腿都站不稳,不进则退还会往后下滑,存在很大危险!”芳姐说,目前她们使用的机动轮椅可以开到40公里/小时,但换成电动车后若降到15公里/小时,将非常不便,“一来花费时间久,二来上下班太慢,后面车会一直按喇叭,可能阻塞交通。”
半路没电咋充电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连四轮小车的电动车都还在研发设计实验阶段,并未投入使用,电动车如何有效充电一直是个关键难题。广州肢残人士也非常关心,如果统一置换成电动轮椅车,驶到半路没电怎么办?是否要随身携带一块备用电池?“下肢残障人士本来就行动困难,尤其是家住高层楼梯房的肢残人,双手拄拐杖又需要爬楼梯的残疾人怎么把数公斤重的电池拆卸后拎回家中充电?”芳姐对置换一事非常忧心,“按之前给我们的说法是新设计的电动轮椅车每充电一次只能行走30公里,那我以后去佛山等地,若超过100公里,岂不是要拎着两三块备用电池?那多不方便啊。”
而记者从其他肢残人士的采访中发现,充电问题让他们一直很担忧,怕半路没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不像加油站到处都有,找不到充电站那该怎么办啊?现在使用的残疾人专用三轮车还可以残友之间互相帮助,帮忙拖车。而电动轮椅车的功率根本就不可能拖得动同样的电动车!”肢残人士黎先生说。
残疾人专车为何不能载人
据悉,为了打击“残的”非法营运,相关部门曾告知要将新型电动轮椅车设计成限载重一人的车型,这一意见引来肢残人士的强烈反弹。“电动轮椅车限坐一人,监护人也不能随行,这个不合情理,肢残人行动不便,很需要家人陪护,将残疾人车型限定为无载人装置,规定只能独驾,不得搭他人,这不符合实际需求,很不人性化!“不少残疾人处于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平常要载老人上医院,要载小孩上学,连这一能力都剥夺了,会让他们更受打击,觉得自己是废人,什么事都帮不了家人分担”,芳姐说,如果残疾人机动代步车在行驶途中故障,驾驶者举步维艰,搭载一名亲友十分必要,尤其是去医院看病要办手续排号时,必须要亲友帮忙。
电动轮椅车设计者:广州每个区将设超30个充电站
针对肢残人士的这些质疑,记者专门采访了市残联的委托设计研制人――广州市肢残协会主席吴小芹,据他介绍,目前电动轮椅车车型基本确定,但跟国家的标准可能会有冲突,“按国家对非机动车的标准,时速要限制在15~18公里,但太慢了肢残人士不方便,我认为达到20~25公里时速比较理想,但交警部门希望电动轮椅车动力小,好管理,肢残人士却害怕动力不够爬不了坡。”吴小芹表示,新车型出来一定会保证让肢残人士可以顺利爬上广州市内任何一个坡道。
对于充电问题,吴小芹透露,如广州推行了电动轮椅车,未来预计广州每个区将设不少于30个的充电站,这些充电站会设在各社区残疾人工疗站,站内放公共备用电池,充好放置供过往残疾人使用,而不是一车配一个备用电池,这样一来也可避免住楼梯房的肢残人士充电不便。那是否只在广州设充电站呢?“一开始肯定市内优先,因为肢残人士使用轮椅车是以市内代步为主的,原先肢残人士坐轮椅要换到机动轮椅车上,要很辛苦地爬过去,新型环保电动车的话,可以将车的底盘降下,形成个小斜坡,直接将轮椅用手推到电动车上,更加方便。”
那么,残疾人电动车能否载人?“对于这点一直争议很大,我们也一直在争取,因为毕竟很多残疾人士看病做康复都要载监护人,不排除最后方案载重量可坐两个人。”记者获悉,光是用于设计研发新的电动轮椅车,成本花费就要上百万元。(本文图片 记者周平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