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登记重性精神病患者4.6万 或有2万人未登记

作者:曹斯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若根据发病比率和人口推算,广州可能有约2万重性精神病患者未登记在册,没得到妥善收治。”在昨日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于欣对媒体表示,医护人员要对精神病患者倾注更多精力,进一步做好随访工作,不要登记完就算了。


  据广州市脑科医院院长宁玉萍介绍,截至2011年10月底,广州市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为4.6万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几类疾病的患者。

不过按照1%的发病率计算,据于欣估测,广州至少有2万重性精神病患者并未登记在册,“毕竟登记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一是因为人口是流动的,二是因为许多患者因为羞耻感,不愿求医。”

为了让病人更好地正视自己的疾病并接受治疗,于欣认为精神病防治工作人员应该倾注更大精力对病人进行跟随、随访并提供有关咨询,“如果只是登记了事而不随访也不再询问,很容易让病人产生压迫感,不利于治疗。”

想做好工作就不得不考虑人手问题。“如今,无论是精防人员还是机构都是有所欠缺的,尽管我们展开了专业培训,但因待遇跟不上等原因,尤其是社区医院的人才流失率特别高。”宁玉萍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并配备相关编制,为精神病防治服务提供保障。

昨日,相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别对近日的热点广州千万富豪何锦荣“被精神病”以及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搬迁等问题进行回应。

医生不愿成为“被精神病”帮凶

前几天,广州千万富豪何锦荣被妻子强行送精神病院事件有了新进展。“被精神病”再次成为关注热点。

事发距今6年,广州市脑科医院此前称,何锦荣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偏执性精神病,此后又组织专家进行病例讨论,诊断其为偏执状态。

然而六年后广州荔湾区法院重审宣判,改变最初对广州市脑科医院诊治无过错认定,认为在强行住院30天中,广州市脑科医院在诊疗行为上存在过错。

在此过程中,法院又指定了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为何锦荣做司法鉴定,鉴定意见称,“何锦荣精神状态正常,其于2005年12月21日被广州脑科医院收治入院时亦无重性精神疾病。”

让人困惑的是,同样是合法的司法鉴定机构,如果两个鉴定结果打架究竟该听谁的?于欣表示,目前对这一问题暂时未有定论,“国外也出现这类情况,最后都是法官来判定,如果在中国,我认为还是应该从法律层面来解决问题。”他表示,如今《精神卫生法》呼之欲出,希望有相关法律条款为实际的操作指明方向。

“作为精神科医生我们不希望总被无休止地指责,被称为‘被精神病’的帮凶甚至是实施者,希望立法能充分考虑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权,同时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人权,在其中找到平衡点。”

病区将搬到广钢地块市民周身不舒服

此前,“广州市精神病院或迁往广钢”的消息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据相关消息,广州市卫生局建议市规划部门将白鹅潭规划区域广钢地块预留的3.4万平米医疗用地规划调整为市精神病医院的搬迁用地。

据宁玉萍昨日透露,目前这一规划文件已通过市长会议批准,广州市脑科医院的搬迁基本已成定局。她介绍说,新址离如今广州脑科医院所在地芳村仅三公车站之隔,同时是两条地铁线路的交会点,交通便利。

搬迁之后,原址还会保留门诊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心理咨询中心,而在新址主要是住院病区,会收治处于急性期的病人,一些轻性精神病患者,如神经症、焦虑症以及儿童和老年病人,“这里采取的开放病区的服务模式,而且研究所也在这里,主要做公共服务这块。”宁玉萍表示。

笔者随即采访了住在新址周边的广州市民,他们中的大多数表示住在精神病院附近,感觉“周身不舒服”,有人甚至开始看房准备搬迁;不过也有人表示只要广钢搬走了,环境变好了,建什么医院都没关系。

对此,宁玉萍认为市民的担忧中透露着对精神病人的不理解,“有些人对精神病患者存在误解,以为他们都会伤人毁物,在城市中心会造成威胁,其实大多数患者都是很温和的,哪怕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只要得到妥善的治疗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不是那么可怕,对别人的生活无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