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点守护,广州市肢残雄哥不“执输”
肖国雄热心参与“稻草人”行动
在景泰街的7个“稻草人”试点社区,细心的街坊经常会发现:在一些开在楼群中或街道旁、学校对面的士多、五金店、服装店等小店铺的门面上,有一个统一的黄色标识———稻草人定点守护点。
肖国雄是云苑东最早一批住户,虽然是位肢残人,行动不便的他却一直热心助人。“我参加了广州市残联的义工队,每到年节,都去老人院、残疾人康复院帮忙派发慰问品。”今年7月,他从居委会的熟人那里听说自己的社区有这样一支“稻草人”服务队,就主动跑到居委会报名。“我是残疾人,不能参加巡逻,就报名申请‘定点守护’。”记者见到雄哥时,他正穿着“稻草人”的制服,坐在自己一楼的小五金店门口。
雄哥的店门口是一条窄窄的小区内街,却经常有摩托车、汽车往来穿行。“我平时坐在店里看生意,正好能望到路面,就留心一下过往的车辆,看住上下学的孩子。”上个月,一个才6岁的孩子,在雄哥店前的小路上被一辆搭客摩托车碰倒了。“摩托车看到碰了人就想跑,我马上出去拦住他。看那个孩子没哭也没受伤,才教育了他一番放他走。平时,有不守规矩乱来的车,我也会叫他们开慢点。”
面对云苑西三街小公园的一条街上,有四家店铺,令人惊讶的是,它们全部加入了“稻草人”“定点守护”。四位店主,都是年轻的外地人。
湖南人周玉玲是“漂亮宝贝童装店”的店主,一年前从珠海来到云苑社区这个新家。“稻草人”是她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我觉得这个事很有意义。我开的店正好在小公园对面,做生意时能看到公园里的情况,完全可以做‘定点守护’,就报名了。”
做“稻草人”让周玉玲觉得志愿服务一点也不难,反而让她很快融入了社区,感到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很多街坊来店里时,都会说,‘原来你也是稻草人啊’,一下就没距离了。”守望小公园的周玉玲和其他店主发现,公园里的健身器械因日久而有损坏,于是及时上报居委,修缮了设施。
家住云苑新村一街的谭婆婆,今年已经92岁高龄。她是景泰街年纪最大的“稻草人”;她的家,就位于三泰公园的定点守护点。每天巡逻队伍都会特意走过这里和谭婆婆打招呼,而老人也每日坐在楼门口的窗台下,守望着社区的孩子在公园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