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残疾人十几年没冲凉 换上特制轮椅一朝如愿

作者:廖靖文 | 来源:大洋网 | 发布时间:2013-03-29

    海珠区今年投入500多万元为残疾人办实事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吴美贤)依靠一辆电动轮椅,家住海珠区素社街的重度残疾人陈金意每天都可以自行前往晓港公园参加合唱,在此之前她曾十几年没洗过一次热水澡;家门前铺设好斜坡,腿部残疾的欧阳先生不再担心出入家门的不便……记者昨天获悉,海珠区今年投入500多万元进行关爱残疾人的民生实事。

    海珠区今年将投入200多万着重提高户籍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标准,一至四级低保或低收入家庭的残疾人和本人无经济收入一级重度残疾人每月提高20-60元不等的重残专项补助金;投入300多万实施2150例残疾人康复救助补助;继续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系统改造工程,投入40万为4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系统改造。

    蜗居床上十数年无法洗澡 更换装备日日逛公园

    据了解,去年亚残会前夕,海珠区残联已经为12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系统改造,昨天,记者随区残联和素社街道的工作人员走访了这些家庭。

    “以前我吃喝拉撒都在这张床上,现在真是天与地的区别啊!”今年52岁的陈金意是素社街的一级肢体残疾人,自幼患有严重的下肢残疾,无法进行自由活动,家里还有一个智力残疾的弟弟,一家三口仅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和重度残疾人补助金艰难地维持日常生活。

    由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50多年来意姐日常生活和生理的吃喝拉撒只能固定在床上解决,加上八十多岁母亲已经年迈体弱,近十几年来,陈金意甚至没有真正洗过一次澡。身上和家里因为她长期没有洗澡而散发出阵阵异味。“一整天只能窝在家里,出门也是奢望。”

    海珠区残联在了解情况后,由康复中心干部亲自带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陈金意进行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免费配发一辆价值8000多元的电动轮椅、一台生活轮椅、一张个性化不锈钢座厕冲凉椅,还分别对意姐家的厨房和卫生间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加建了一张无障碍坐便厕在阳台位置,让她可以方便如厕。

    为方便意姐走出家门,街道和区残联还花钱请专人对她家的门口进行了改造,修建了一条方便电动轮椅出入的斜坡。全部居家无障碍设施加起来,一共花费了2万多元。“现在我可以每天坐电动轮椅到晓港公园和朋友们练合唱,还可以顺路买菜回家呢!”意姐爽朗地说,用上了新的无障碍设施后,整个生活都完全改变。

    海珠区残联理事长刘明群介绍,今年内将完成40户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包括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听觉残疾等残疾人家庭,目前已经摸查勘察完毕,正在分批进行改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