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41社区无障碍出行让残疾人享便利

作者:张玉琴 | 来源:信息时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玉琴 通讯员 穗残宣 黄少江) 广州市现有残疾人总数为5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26%。为使这些残疾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广州市委、市政府推出各种措施,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广州市副市长陈国曾明确表示:“亚残运之后,无障碍设施不但会被保留,还要增加,范围要扩大,标准要提高,所有建筑项目都必须要有无障碍设施才能批准施工。”

  为400幢已建住宅楼增设电梯

  广州市现有残疾人总数为5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26%,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7个类别,涉及184万家庭。为了让全市52万残疾人共享幸福生活,广州以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两个体系”建设。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已为143户残疾人家庭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改造服务和指导服务,为41个社区完善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400幢已建住宅楼增设电梯。在交通方面,也投入运营961台无障碍大巴、100台无障碍中巴和无障碍出租车,750台无障碍公交车。此外,在全国率先开通了无障碍电子网站,出版发行了《广州城市无障碍出行指南》。

  12个区(市)建成154个康园工疗站

  据广州市残联介绍,广州以康园工疗服务体系和利康家属资源中心等项目为试点,初步建立起与香港公助民办相仿的残疾人服务发展模式。

  家住越秀区六榕街的林大妈原来一直把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儿阿霞关在家里,街道康园工疗站建成后,她将信将疑地把已经32岁的女儿送到了这里。令她惊喜的是,一个月后自闭的女儿竟破天荒地主动找她聊起天来。越秀区康园工疗站现有康复人员30多名,平日工疗站为学员开展如低级楼梯训练等科学康复训练活动,还有形式各样的劳动技能培训。

  截至2010年11月底,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共建成154个康园工疗站(含26个镇级康园工疗站),已为4000多名智力、精神残疾人提供工疗康复、职业技能训练和庇护性就业服务,提供了400多个社区就业岗位,成功推荐65名残疾人到社会就业。

  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全面升级

  海珠区困难群众陈金意双下肢残疾,自身无劳动能力,弟弟也属于智障残疾人。去年区残联免费为她配备了电动轮椅,并投入2万元对其家里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

  据介绍,广州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一至四级残疾人,及本人无经济收入的一级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享有除最低生活保障金外的从72元到144元不等的专项补助金,每年受惠3.8万人。全面启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共投入资金11797万元,为3321户农村双特困残疾人家庭新建或改造住房。城镇安排入住廉租房600多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