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高低
![]() |
被挖坏的无障碍通道。 |
![]() |
装修材料就停放在盲道上。 |
![]() |
消失的无障碍通道 |
![]() |
![]() |
![]() |
文/记者姚卓文、黄蓉芳、任朝亮
图/记者姚卓文 除署名外
细节之处见文明,更何况是那些关系到市民生活出行的细节。无障碍设施设置保护得好,不仅有利于残疾人的出行,也为老年人、孕妇、儿童甚至携带重物者提供了便利。健全人同样需要使用到无障碍设施。
因此,无障碍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高低。
广州市现有残疾人约52万,涉及影响到184万家庭人口,老年人约110万,对无障碍环境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据广州市残联介绍,广州市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虽已基本铺开,但仍存在不完善、不连贯、不规范等问题。
城市无障碍改造总体情况
将购买改造无障碍公交车500辆、无障碍出租车100辆
据介绍,广州市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基本铺开,两个商业点(天河购物城、北京路广百商场)和两个旅游点(陈家祠、香江野生动物园)改造仍在进行中;社区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其中社区选点11个区(县级市)已完成、只有1个区(县级市)未完成,家庭选点也已完成,施工工作已启动。
公共交通方面,大部分站场都启动了改造工作,在列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方面,将购买、改造无障碍公交车500辆、无障碍出租车100辆、无障碍中巴车和小巴车各50辆。
无障碍设施改造未如理想
“但广州市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存在不完善、不连贯、不规范等问题。”市残联介绍,如部分城市道路的盲道被毁坏未及时修补或被障碍物占用;部分政府对外服务窗口、医院、邮政、电信、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无障碍设施改造未如理想;城市中心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尚未建立信息屏幕系统。公共交通方面,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地铁、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建筑未改造完善,特别是广州火车东站不规范的地方较多,公交车站的无障碍设施仍在改造施工中。
此外,市残联还介绍,大部分亚运比赛场馆、亚运村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度也相对缓慢,有部分应建的还未建,有部分建了的不规范、不人性化,难以使用。
必须提高社会无障碍意识
广州市残联认为,无障碍设施建设不是可有可无或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有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规定的实用功能的公共设施,是一项利民、便民的工程,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精神。无障碍设施不仅方便残疾人,全社会包括老人、妇女、儿童、伤病员及所有负重行进或行动不便的人都是无障碍设施的受益者,健全人同样方便使用无障碍设施。广州市现有残疾人约52万,涉及影响184万家庭人口,老年人约110万,对无障碍环境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因此,必须提高社会无障碍意识。
市残联还认为,广州市无障碍设施在规范建设和日常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各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无障碍环境”。
一个文明的城市,其公共市政设施不应只为健全人而建。偌大的广州城,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身影,他们或许行动不便,或许眼前一片漆黑,他们隐身于城市一隅不太引人注意……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将他们忽略、遗忘。我们的城市建设不应只注重锦上添花、更应记挂着要雪中送炭。“无障碍”建设是现代都市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障碍建设基本铺开
仍存诸多问题待完善
地点:长寿东路
修路后无障碍通道“失踪”
在长寿东路,马路两旁的人行道整修工程已接近尾声。记者留心观察了两侧多处无障碍通道,其中一处,马路路面已铺设完毕,在马路与人行道的连接处,无障碍通道却没法做到无缝连接,留下了一道“伤口”,因为人行道上的地砖在马路铺设时被人为破坏,路面整修完毕后此处却并未及时得到修补。即使有人推着轮椅,相信也必须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轮椅推过这道缺口。无障碍设施在路面大修之后,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严重受损。
就在马路的对面,人行道已经整修完毕,然而,在原本无障碍通道的位置,记者发现,通道竟然“失踪”了。
“这里原本是让轮椅进出人行道的通道,如今通道却消失不见了。”在附近做生意的老谭告诉记者,现在要将轮椅推上人行道,必须越过这道15厘米左右的坎,整修的工人实在是太马虎大意了。
地点:解放路与惠福西交界处
“巨无霸”堵盲道
除了一些无障碍通道遭受破坏,占道经营等给盲道设障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专门开辟的盲道,却有不少都没能真正完成它们的使命。
在惠福西路上,一家物流公司正在装卸货物。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后,大件小件的货物就卸在了人行道上。工作人员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就是盲道,货物一件件卸下,在盲道上一件件堆高。同时,就在盲道遭货物阻挡处不远的地方,有人正把自行车锁在铁栏上,他同样没有注意到身边就是盲道,在停放自行车的同时,将盲道拦腰截断。
盲道受阻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解放路与惠福西路的交界处,天桥底下十分宽敞,可道路整修的材料却堆放在盲道上。不难想象,如果有盲人沿路走来,这些突如其来的大块石头不仅拦住了去路,还容易让他们撞个头破血流。
地点:BRT
残疾人进站候车实在难
在BRT的天桥上,我们既看不到残障人过桥升降电梯,也看不到可容轮椅通行的斜坡,这就导致残障人士乘坐BET变得异常困难。
若有坐轮椅的乘客需要进入BRT站台,工作人员要将马路中间设置的活动闸门打开放倒,作为进入站台的斜坡,并将社会车辆拦下,从人行道将轮椅推到站台内。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尤其是在车流量大的路段,从人行道经过社会车道然后再来到BRT站台,更是困难。
地点:杨箕体育西地铁站
地铁控人流盲道遭弃
在地铁杨箕站内,从一号线换乘五号线需要步行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段路途中,一路都设置了盲道,原本可以让盲人沿着盲道换乘,然而,走着走着,盲道却被拦腰截断了。原来,地铁公司为了控制换乘的人流,在通道中间加设了护栏,好让人流按同一个方向行走。
在体育西路地铁站内,一出地铁车厢就有盲道引导,但同样是人流控制的原因,控制人流的护栏恰好竖立在了盲道上面,令盲人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