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残疾人训练营助自闭19年的青年找回信心
19年没跟陌生人说过话
这位车祸后截瘫的残疾人进入训练营后迅速改变,广东基本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陈晓璇,通讯员肖培坚、马向阳报道: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残疾不等于残废,残疾人不等于废人,我们还有康复的愿望。”这是残疾人的心声。广东省残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已基本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康复进社区将成为今后康复服务的模式。
据介绍,目前全省构建的康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康复服务机构、社区服务网络和康复专业队伍的建设。全省目前共开办残疾人康复机构(项目)1223个,包括脑瘫儿童康复、成年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社区康复站等,且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深圳市已率先成为全国第一个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城市。
残联发补助缓解负担
今年28岁的刘家发,从7岁开始就无法站立,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0多年来,由于行动的不便,以他为中心直径一米的圆便是全部的世界,吃喝拉撒全在这个圆里。
后来,深圳市伤残人用具资源中心为家发度身定做了一台坐姿椅。有了这张坐姿椅,他第一次能够坐起来平视旁人,并走出了束缚他20多年的一米天地。中心还对他的身体进行全面评估,发现他的手部尚有残余的功能,在他的坐姿椅上安装了可调式桌板,奇迹出现了,借助辅助器具,他甚至可以坐起来帮妈妈做手工活了。
据介绍,这种个性化的度身定做辅助器具,可以让残疾人更加自主,能无障碍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过,由于目前辅助器具价格比较昂贵,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很难拥有,广州市残联通过发放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来缓解这一经济负担。
训练营帮助恢复信心
很多残疾人并不是与生俱来残疾,一场车祸、一次大病则足以改写他们的命运。然而,被改变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被击碎的心灵。为此,深圳残联建起了一个个训练营,营中人遭遇相当,让他们互相倾诉,一起找回信心。
今年50多岁的陈永强,长得高大魁梧,但2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成了四肢瘫痪者。从此,陈永强失去了面对陌生人的勇气。整整19年,他没有跟陌生人说过一句话。
直到去年,尝试释放压力的他,参加了深圳残联组织的脊髓损伤者生活训练营。第一次走入外面世界的陈永强,看到了满营都是跟他一样的人,但别人比他乐观,脸上有笑容。众人的自信让陈永强很震撼。那一天,他感触很大,面对同病相怜的营友,他一次把19年的话都讲出来了,痛快淋漓。从此,陈永强走出了自己的世界。现在,他已经很习惯,也很喜欢坐着轮椅去旅游度假,再也不怕见陌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