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女儿,妈妈要陪你活到100岁  脑瘫儿母亲的三个难关

作者:卢文洁 | 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倾诉

  很多人都说我很难,其实我并不那样觉得。确实过得辛苦,但做父母的谁不辛苦?我们这样的小家庭,也有很多快乐。我的孩子很单纯,我们的日子过得很简单,也很快乐,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挺好。心态端得正,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本期人物

  

  沈霞

  今年45岁的沈霞是一名普通的中年妇女,同时她有着不普通的身份——一名脑瘫儿的母亲。抚养特殊儿童长大需要克服的困难和付出的艰辛,她都一一尝过。每说起特殊儿童父母的不易,她深有共鸣。

  10年前,沈霞以35岁高龄生下女儿刘泠欣,然而因为早产及出生窒息女儿被诊断为脑瘫。2004年年底,丈夫因肝癌去世,给这个小家庭带来更沉重的打击。脑瘫的女儿不能直立行走,人生走的每一步都要靠母亲搀扶。然而,靠着沈霞的坚强,母女相依为命的日子维持了下来。

  外人觉得沈霞日子艰难,但她却说自己心态良好,并不以为苦。“女儿是我带来世界的生命,给一百万我都不换,我们俩要开开心心地一起活到老。”

  文/记者 卢文洁


  倾诉——倾听,诉说。

  你在诉说,我在倾听。只要你需要,我们随时在你身边。

  欢迎联系我们:

  电话:020-81900123

  电子邮箱:gzrbqs@126.com


  我25岁结婚,觉得为人父母责任重大,一直到35岁才生小孩,但我女儿来到人间并不顺利。她是个早产儿,出生的时候窒息。生下一个月后,我们发现她很爱哭闹,眼神和一般的婴儿不同,眼珠经常朝天,显得很呆滞,运动也不协调。出生后的头3个月,女儿就在医院吸氧,服用神经营养性药物等。不久,医生就诊断她患的是脑瘫。

  孩子生下来就有人劝我,说小孩有这个毛病,应该交给社会,由福利机构来承担。但这是我的孩子啊,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放弃,而是千方百计把小孩治好。

  脑瘫的孩子脑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就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他们运动方面都不能协调,手脚和躯干的活动异于常人,不能直立行走,更谈不上平衡能力。在此之外,这些孩子的视力也往往有问题,我女儿有斜视和弱视,她的眼睛一看就和正常孩子不一样。

  按照国家政策,我们可以再生一个孩子。然而脑瘫小孩没有自理能力,我们既然要养大她,就不大可能再去要多一个小孩。当时我和泠欣爸爸想,还好我们夫妇都是国家干部,她爸爸在南方医科大学教书,我在部队医院工作,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养大一个残障孩子来说不成问题。

  然而世事总是这样,不是你可以计算得到的。2004年,泠欣爸爸查出肝癌,一发现已经是晚期,到年底就过世了。在这件事上我从不瞒她,应该接受的事实就该接受。

  脑瘫儿母亲的三个难关

  难关一:接受教育

  特殊儿童父母最头痛的事情是给孩子找学校。我女儿属于二级脑瘫,符合随班就读条件。她6岁时我给她联系幼儿园,去过好多家,一看到我女儿就马上摇头,说这孩子不正常,会影响到其他小孩。

  我跟一些特殊孩子的家长聊天,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慨。随班就读的路走不通,退而求其次,送到特殊学校。但我不是太赞同送孩子去读特殊学校,周围都是这样的孩子,对她的提高帮助不大,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和正常孩子一起长大呢?但听说一些特殊孩子连读特殊学校的机会都没有,关在家中,基本不接触外界。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幸运,因为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小学校长,将我女儿安排到京溪小学随班就读。

  京溪小学每个年级都有我女儿这样的特殊孩子,弱智、自闭、唐氏综合征的孩子都有,每次去看到这些孩子能留在学校读书,我都很感激学校。难得校长理解我们这样的父母,给我们一个机会。女儿在京溪小学已读到三年级,我看着她一天天进步,非常不容易。

  难关二:外界歧视

  脑瘫孩子身体有残障,但她的心灵和正常孩子没有不同,都想在广阔的世界上奔跑,因此我一有机会就带女儿出门走动,尽量参加活动。但每次出门,我们还是会遇到异常眼光。女儿出门都要带轮椅,还要两个大人照顾,我们出行非常不便,不少公交车不愿意让我们上,有时上去了还被司机说三道四,嫌我们动作慢。实在上不了公交车,必须要打的,被拒载也是常事。平均要拦5辆的士才能上得了车,我已经习惯了。

  广州这个城市算是包容的,有一些眼光的“歧视”,但人们普遍不会非议残疾孩子。而在一些内地城市,特殊儿童从不敢出门,家有这样的儿女父母们抬不起头做人。泠欣6岁时去过一个内地城市做手术,我们刚到从停车场出来,马上就有一群人围上来观看,像看马戏团猴子似的,有些人甚至远远看到还跑来围观。我跟城市里一些特殊儿童父母交流,他们说抱自己家孩子出门像做贼一样要藏着掖着,别人会说生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好意思带出来啊,多丢人啊。我听了心里发酸,我们的孩子没做什么丑事,有什么地方见不得人呢?

  难关三:支出庞大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弱智小孩被养到18岁,妈妈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狠心“抛弃”儿子,希望社会上有好心人收留。我太能够理解了!孩子,不是妈妈不要你,你长大了,妈妈也老了,承受不了啦,再也扛不动你了……

  所有特殊儿童父母都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前期倾家荡产给孩子治病,能想到的办法都用光了,可以省的,可以借的钱都花在孩子身上。我们花在泠欣身上治病的钱,都不忍心回头去算总数。粗略说大的数目:出生头三个月要住保温箱,每小时30元,一天就要700元;3岁之前每半个月都要到医院治疗,一次住院治疗费用1.5万~2万元;3岁之后到广州市残联的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每个月费用2000元,持续两年多;5岁多时到北京动了一次神经后跟切除手术,此外还有很多额外费用都没算呢。

  育儿经:特殊孩子母亲要有耐心

  做特殊孩子的父母,除了解决上面这些困难,你得有耐心,因为你就是孩子的全部,离开你孩子没办法活下去。泠欣就是这样,她没法站起来走路,我真正体会了什么叫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

  现在每一天我是这样度过的:早上6时半左右起床,弄早餐母女俩吃,接着送她去上学。女儿入了学校,我还得跟着,她下课大小二便都要我背着去,课堂上如果有什么状况我在也方便。在上课间歇我会乘机到附近市场买菜,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吃。下午学校一般没有主课,女儿可以不去,但她必须上康复训练课,每天坚持3小时,拉下一天都不行,否则肢体就要萎缩。训练完还不能休息,女儿接受程度远远比不上正常孩子,上午学的功课消化不了,我要给她补课。补完课写完作业,吃饭洗澡,就接近晚上9时半了,这时孩子要上床睡觉。她睡了,我才有自己的时间。

  累吗?我如果喊累,孩子不是更累?每天3小时的训练,包括躺下抬腿600下、蹲下起来200下、身体侧弯200下,日复一日的重复地做,正常的孩子都会吃不消,何况一个站不起来的10岁小孩?每到训练的时候,孩子挨我的打肯定不会少。我只能这样做,为了她好。

  因为有这样的小孩,我没办法去工作。泠欣的康复情况还算可以,但没有一个医生敢保证将来我的孩子能站得起来。很有可能,她一辈子都要我背着扛着。很多人问我吃得消吗,我说还可以维持。经济上单位为我搞了内退,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父母也会资助我。精神上,我觉得我还可以。我出生在医生世家,也在医院工作,生老病死之事见得太多,自信有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再说了,我做母亲的,本身不坚强,我女儿怎么办?妈妈要给女儿做榜样呢。

  话说回来,很多人都说我很难,其实我并不那样觉得。确实过得辛苦,但做父母的谁不辛苦呢?转念一想,我们这样的小家庭,也有很多快乐。别的父母担心孩子顽皮、叛逆、早恋、打游戏、泡网吧,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找不到工作,我完全不需要操心这些。我的孩子很单纯,我们的日子过得简单,快乐也简单,这样的生活其实也挺好。心态端得正,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泠欣:

  你没办法完全看得懂,但妈妈还是忍不住跟你说,你经常没有安全感,担心妈妈不要你,但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就算给我一百万,妈妈也不会换走你。

  一些人可怜我,说我人生不幸,生了残疾小孩,老公又死得早。但我觉得你让妈妈的人生变得有价值,你永远都是那么单纯,妈妈和你在一起也能简单开心地生活。妈妈永远不会放下你,陪你活到一百岁。妈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