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残障人士成为“爱心引路人”,助力无障碍出行!
2019年1月23日,100名残疾人组成“爱心引路人”志愿者团队,登上“珠江水晶号”游船,参与“实地调研无障碍出行数据采集工作”,督促建设无障碍环境。
“爱心引路人”志愿者团队,分队12组,由100位残障人士和20位资深义工组成。团队的建设宗旨是“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为残障人群和行动不便人士出行提供方便和指导”。希望让残障人士无需他人帮助而能实现自我照顾。
据了解,广州市现有52万的残疾人口,因为无障碍环境的缺失,导致残疾人出行难,就业难,“爱,无障碍!这一路有我陪伴!”——集图书、地图、手机APP于一体《无障碍出行指引》助残项目的实施,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极大的帮助无障碍设施完善,方便残疾人集体出行,唤起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更加关注。
组织“爱心引路人”志愿者活动,是创投项目内容之一。“爱无障碍,这一路有我陪伴”是以“无障碍出行帮扶”为目标,成为2019年第六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项目。
本项目是新型助残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倡导以残助残的模式,旨在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实现从“救助”到“自助”的转变。
2019年,“爱,无障碍!这一路有我陪伴!”将实施的内容如下:
(1)组建一支100位残疾志愿者成为“爱心引路人”,实地调研无障碍数据采集,3600个点设施之无障碍信息收集工作;
(2)完成一个 50000人使用“零距离”手机APP应用程式(1.0版本2019);
(3)汇编一本2000册《与爱同行:无障碍出行手册》派送活动;
(4)组织一年6场 “轮椅上的渴望”无障碍出行项目评估体验活动;
(5)组织一次50人“残健同行,圆梦之旅”赴先进地区考察交流活动;
(6)举办一场100人“有爱无阻,睦邻帮扶”助残公益活动;
(7)形成一份“帮扶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专题报告。
项目实施目标:
(1)“爱心引路人”志愿者活动:
100位“爱心引路人”残疾志愿团队建设。由100名热心的残疾人担任调查员,亲身前往使用各种无障碍设施调查核实并体验各项服务,对广州市内各区政府设置的便民办事的社区服务中心、残联机构、康复治疗的医院、购置和维修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服务中心、公园、图书馆、商场购物、药房、银行、饮食餐厅、旅游景点、客运站、公厕、邮局、通讯和文化娱乐等16个类别3600个地点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调查核实与体验,并对体验结果进行汇总梳理。
(2)“零距离”手机APP应用程式上线启动:
针对残障人士和老人使用电脑不便等问题,项目由专业人员通过专业编程,完成一个广州市区域可供50000人使用,具备3600种无障碍设施详细数据和无障碍出行攻略的“零距离”手机APP应用程式,在微信等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大家学会使用,并将制作一本180页/2000册,集图书、地图、手机APP于一体《与爱同行 ——无障碍出行手册》。该《指引》将具备详细数据和无障碍攻略,使用者可根据颜色、登载的图标、索引等方式查找到目标线路和目标设施的信息,也可通过手册了解无障碍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指引》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广州市信息的无障碍建设,极大方便了残障人士出行、就医、办事和生活购物。
(3)《与爱同行:无障碍出行手册》编辑出版:
制作一本180页/2000册,集图书、地图、手机APP于一体《与爱同行 ——无障碍出行手册》。该《指引》将具备详细数据和无障碍攻略,使用者可根据颜色、登载的图标、索引等方式查找到目标线路和目标设施的信息,也可通过手册了解无障碍设施的功能及使用注意事项。该《指引》的完成进一步丰富了广州市信息的无障碍建设,极大方便了残障人士出行、就医、办事和生活购物。同时,也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家属提供了无障碍出行的帮助,为出行不便的人群在出门前提前规划行程。
(4)“轮椅上的渴望” 无障碍出行体验:
组织一年6场无障碍出行项目评估活动;每场活动将由50位残健人士组成,感受目前广州的公共交通及公共设施、景区和公园的无障碍设施的真实状况:轮椅人士可否单独乘坐除地铁及其他交通工具?景区及公共场所有没有无障碍厕所?设置无障碍厕所是否达到使用标准?
(5)“残健同行,圆梦之旅”交流活 动:
组织一次“残健同行,圆梦之旅”赴先进地区考察交流活动,是“爱,无障碍!这一路有我陪伴!”项目内容之一。通过活动让残疾朋友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给他们带来的温暖。通过这次出行活动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搭建一次与外界沟通接触的机会,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拥有快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鼓励残障人士树立自信心,勇敢的走出家门,勇敢的面对生活,消除心理阴影,让每个残疾人脸上都露出灿烂的微笑。
(6)“有爱无阻,睦邻帮扶” 大型助残公益活动:
活动将由100位残健人士组成。举办活动有利于普通居民对残障人士的理解,构建社会力量参与残障人士服务关爱体系,切实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障人士的良好氛围。旨在促进残障人士走出家门,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信心,同时利于普通居民对残障人士的理解;目的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助残扶助,进一步营造广州市理解、包容、帮助、尊重残疾人的社会文明氛围。
(7)“帮扶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专题报告:
形成一份“帮扶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专题报告,为相关部门完善无障碍设施提供参考。目的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助残扶助,进一步营造广州市理解、包容、帮助、尊重残疾人的社会文明氛围。
举办活动的目的是让残疾朋友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搭建一次与外界沟通接触的机会,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拥有快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鼓励残障人士树立自信心,勇敢的走出家门,勇敢的面对生活,消除心理阴影,让每个残疾人脸上都露出灿烂的微笑。
图1:百名残疾人到达游船码头实地体验无障碍设施。 |
图2:宣读誓言与行志愿者礼。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