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十项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参与队伍亮相

作者:杨洋 | 来源:广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18-04-08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洋 通讯员崔承君)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市交委、市卫计委、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来穗人员管理局、市协作办、市残联等单位,动员各区政府、各级团组织、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从201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花城有爱·志愿同行”十项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征集,目前已收集到2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200多项服务项目。3月5日,在由广州市文明办、团广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花城有爱·志愿同行”2018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日暨“十项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启动活动上,“十项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参与队伍志愿者代表上台接受队旗,这些队伍多年来一直持续开展相关领域服务活动。

  长者互帮互助 共续邻里情

  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医疗辅助总队成立于1996年(以下简称医辅队),现拥有专业志愿者300余名,普通志愿者2000余人,服务范围包括全民社区孤寡老人慰问义诊、普及急救技术宣传推广等活动。医辅队于2016年创立了“生命阳光”品牌项目,为社区长者开展送餐、陪伴、义诊、义剪、康复等志愿服务。并针对特殊病患长者提供上门医疗咨询探访服务。由团市委发起的“邻里守望”行动将凝聚为老服务志愿服务组织不少于20个,为老服务志愿服务项目不少于30个,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提升为老志愿服务新格局。通过“老人—志愿者”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加强与社区居委会的合作,联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志愿驿站等,推动社区建立长者关爱服务阵地,推动邻里守望行动常态化运行。

  弘扬自强精神 播撒关爱阳光

  2013年,在“志愿在康园”计划基础上,由团市委聚合助残领域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各类组织共同成立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助残联盟)。助残联盟以广州市“志愿在康园”计划为基础,针对康园工疗站七大类残障学员开展安全守护、生活技能、音乐艺术、康体运动、实践感知、文化知识等“六大类”助残基础课程。并以学员需求为导向,开拓了“康园烘焙工作坊”“行走的助残盒子”“康园聪明学堂”“宝宝街舞团”等多个品牌项目,以项目化的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助残联盟下设12支核心团队,凝聚了115支助残志愿服务队伍,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十一个区170间康园工疗站和六所特殊学校。据团市委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工作人员何叶介绍,阳光助残行动将从心理康复、技能提升、社会融入、就业创业、自我保护等五大领域出发,继续推动广州助残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周末义务劳动 提升广州市容

  为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广州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容环境水平,自2017年8月起,团市委统筹各区团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周末义务劳动”主题活动,并广泛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企业员工、党员、团员、志愿者和市民群众就近就便参与。市区两级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志愿驿站平均每周开展一次义务劳动,包括关爱环卫工人、垃圾分类、卫生清洁、河道清淤、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宣传等志愿服务内容。并围绕国庆节、18岁青春季成人宣誓、国际志愿者日、广州《财富》全球论坛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市统一行动,清扫卫生死角,营造了建设美丽广州的良好氛围。据统计,截至到目前,全市共组织动员青年党员团员2.02万人(次)、志愿者1.39万人(次)、市民0.61万人(次)深入村(社区)开展清洁卫生。 据介绍,2018年,团市委将联合市直机关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继续开展街面清扫、垃圾扫除、卫生死角清理、淤泥积水清除、铲除小广告、共享单车摆放等服务活动。同时将加强信息收集,做好调研分析,绘制隐患点、卫生死角、帮扶难点等图谱,更科学有效地清洁市容和帮扶困难群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