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手语翻译出更迎聋哑病人

作者:蔡民 | 来源:信息时报 | 发布时间:2013-03-29

          多名聋哑人在手语翻译协助下做了全面体检。记者王维宣摄

  广州聋哑人到医院看病有了专门的手语翻译,过去聋哑人带纸笔上医院看病将成历史。市第二人民医院昨天联合市残联派出4名呼吸科、中医等方面的专家,同时配上手语翻译为聋哑患者服务,向来就诊的聋哑人提供验血、验尿、心电图和乙肝等项目的免费检测。

  过去,由于沟通上的障碍,去医院看病一直是聋哑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广州市众多的医院中却极少有医院设有专门的手语翻译,常常遭遇沟通难题,让医患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聋哑人到医院看病无奈只得带上纸和笔。对此,市二医负责人表示,此前他们专门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到聋哑学校学习手语,昨天机会成熟了就联合市残联推出这个聋哑患者义诊的活动。(本报去年11月10日曾作过报道)

  聋哑人就诊场面火爆

  昨天上午近8时,市二医门前场面火爆,一群患者正在靠手语交谈。原来,该医院推出了一个为聋哑人义诊的活动,一个上午就来了100多人,他们不少是一大早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的,不少人听说了市二医院配备了手语翻译,希望健健康康地过春节,于是都赶来看病。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总共有6.3万名聋哑人,而广州市还没有一家医院配备了手语翻译。这也是现在聋哑人没法看病、害怕看病的最主要原因。记者随后跟随聋哑患者进入医院就诊,在进行简单的挂号手续后,专门的医务工作者将患者领到了6楼的体检中心。

  在那里,4位坐诊的医生在手语翻译的帮助下正在为聋哑患者问诊。记者陪着一名聋哑人在候诊处等候时,不时有热心的义工来到患者面前,热情地通过手语询问聋哑患者情况。

  有手语翻译看病更容易

  通过手语翻译,该聋哑患者告诉记者:“第一次去看病的时候,我在纸上写,告诉医生我耳朵痛,医生就写了诊断书,马上开了药。在排队取药时,因为听不到医生叫名字,我等了很久,这次看病前后花了两个多小时。”他表示,医生不懂手语,只能用纸、笔与聋哑病人交流,时间往往比正常情况多几倍。

  在场的一位医生说,遇上一般的聋哑患者看病,他们可以多花点时间通过笔录的方式沟通,但如果遇上的只会手语而不会写字的聋哑人,没有懂手语的人帮助,根本不可能进行。一名手语翻译告诉记者,尽管手语翻译报酬很低,一天不过几十元左右,但对聋哑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专职的手语翻译很少,有时要请还不一定就能请到。

  记者跟随的这名患者随后接受了医生的问诊。该聋哑患者向手语翻译诉说自己的耳朵最近不舒服,经常耳鸣,而医生在向手语翻译了解到基本情况后,详细地询问了患者耳鸣的情况,甚至具体到了耳鸣的时间,声音大小等,很是顺利。取药后,该聋哑患者边走边说:“现在看病容易多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