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中的侏儒母亲是顶天立地的
文/本报记者 冯小静 通讯员 彭淑芳 图/本报记者 郑迅
袁姨全名袁建明,家住在荔湾区金花街高第坊,虽已年满50岁,但因患有先天性“侏儒”症,街坊仍习惯性地叫她“矮明”或“小明”。
正是这位侏儒母亲,独自一人把女儿抚养长大,现在女儿李玉茹已经是广州中医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不久前,袁姨当选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今天,荔湾区还将通报表彰袁姨。
做“走鬼”把女儿供上大学
昨天下午3时,穿过十几米长的黑巷,记者走进袁姨家。屋里开着灯,大小只有十来平方米,一张长凳,一台电视机,一张书桌上摆满了书和杂物。
“我其实没做什么,就是让女儿上到了大学。”这是采访中袁姨不断提醒记者的话。袁姨说,女儿一岁零八个月的时候,丈夫因病去世了,那段时间是她最艰难的时刻:“活着不是,死了也不是,白天还要上班,只能忍着。到晚上女儿睡了,我才偷偷掉眼泪。”袁姨说,幸而女儿乖巧听话,加上街坊亲友的帮助,艰难的日子终于还是挺了过去。
1994年,袁姨所在的工厂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袁姨也从此开始了“走鬼”生涯。袁姨身高只有1.17米,又独自拉扯女儿,街坊邻居都尽量多地“帮衬”她,连城管人员也对她“网开一面”。袁姨说,旁边一起摆摊的也会对她很照顾,而女儿则每天给她送饭。常年的“走鬼”生活,让袁姨落下了肠胃病,但身体上的病痛她不大计较,她备感安慰的是,女儿前年终于考上了大学。
好女儿学中医照顾妈妈
女儿是袁姨的骄傲,玉茹从小就很勇敢,从六七岁开始,每当有人取笑她时,她总会大胆“回击”对方。玉茹告诉记者,初中时,有一天因为午睡迟到,妈妈担心她受批评,就到学校找老师解释。由于妈妈的身高只及教室的窗台,很多同学看到了纷纷议论,她马上站起来说:“你们怎么那么没有礼貌?她是我妈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同学敢在她面前嘲笑她的母亲了。
“她从来都是大大方方地把我介绍给她的老师和同学,上街我们总是手牵手。后来她长高了,就把手搭在我肩上,从来不会一前一后的。”说到女儿,袁姨一脸自豪。玉茹的学习成绩一向很好,从广州四中毕业后,考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玉茹说:“学医是为了以后能照顾妈妈,还有那些身体像妈妈那样的人。”
现在袁姨已经不再做“走鬼”了,每个月把几百元的救济金当作她和女儿的生活费,女儿的学费则由热心人士捐助。袁姨说:“女儿一般两星期回家一次,坐地铁来回14元,公交车10元,她只会坐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