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决赛举行

“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颁奖现场。摄影: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辛秀琴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群达到2780万。听障人士由于听力言语的障碍,导致信息缺失、社会沟通功能不畅,他们在教育、就业等参与社会生活时,都需要社会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必要的辅助,使他们获得高质量的社会生活。2016年,中国残联、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通知》 (残联发〔2016〕19号) ,通知要求提升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活跃基层残疾人文化活动,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

选手在“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现场朗诵。摄影:记者黄宙辉、通讯员辛秀琴
2016年4月,在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指导下,“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全面启动。经过初赛选拔,共有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6位朗诵选手入围“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决赛。其中年龄最小的选手7岁,最大的54岁。在决赛当天,这些选手站在舞台,或娓娓分享自己失聪岁月里的温暖感动,或倾情致敬经典,或热血歌颂祖国。他们打破“十聋九哑”的固有魔咒,展示了聋人自强不息的时代风采。
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决赛是第七届广东残疾人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聋人的一次文化盛事。大赛期间,主办方还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楼展廊举办第五届“沣标杯”国际聋人摄影展暨“生命·阳光”残障主题公益摄影展。
近年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场地,积极举办各类面向残障人士的文化活动。如:举办面向视障儿童的“听.爱”故事会,面向社区残障人士的“无障碍电影现场讲解”,面向全省盲人的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散文创作大赛,面向全国听障人士的首届全国听障演讲比赛,首届全国聋人读书征文大赛等。这系列活动丰富残障人士的文化生活,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