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我19岁的自闭症儿子在星巴克咖啡厅工作
我的孩子叫邓俊贤,是个自闭症的男孩子,今年19岁了,目前在星巴克广州天河城分店从事服务员的工作。
1
3岁诊断为孤独症
俊贤3岁时,被广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孤独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目光对视,不合群,情绪不稳定,爱哭闹,认知能力比同龄的孩子低。
得知这种诊断结果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于是带着他四处寻医问药,希望以后有奇迹发生。
✪
他吃过药,打过针,做过理疗,还吃过不少营养大脑的保健品。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发现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有奇迹发生,孩子并没有明显进步,收效甚微。
我慢慢认识到药物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根本不可能彻底改变孩子的症状,只能通过日常一点一滴的训练才能达到康复的作用。
2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
进入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读西点班
俊贤4岁时,上了广州市公安幼儿园;7岁开始读书,从小学、初中到职业高中一直都是在特殊学校就读的。
一年级到九年级在海珠区启能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进入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读西点班。
海珠区启能学校是一所特殊学校,为特殊孩子提供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校长和老师都非常好,也给了俊贤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同时我非常重视亲子教育,尽量抽时间陪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很配合老师做好家校结合,所以俊贤在义务教育的九年中进步很大,学习成绩、语言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再加上在广州市少年宫参加社交班以后,俊贤社交能力也提高了很多,自信心也增强了。
✪
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当年一共招了三个班,西点班、家政班和文秘班,每个班大概13个学生左右。
听过当年考试成绩至少80分以上才能报读西点班这个专业,因为烘焙专业要涉及很多理论基础知识,而家政服务班要求相对低一些,文化知识弱一点也可以,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文秘班是专门为肢体行动不便的学生开设的。
西点班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电脑、自然常识、生理和心理健康、西点理论和西点实操等。
3
三年学习后
俊贤通过职业资格评估
经过三年的学习,俊贤在2016年4月考取了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鉴定的“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和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西点面点师资格证”。
2016年五月份,经过统一严格的考试和实操,俊贤顺利通过了“职业技能”的评估。据了解,当年共有30个学生通过了评估资格,广州市康复实验学校就占了10个,而在10个学生当中,有9个是来自西点班的学生。
✪
俊贤通过了职业资格评估就有资格享受支持性就业服务,他签约的服务机构是广州利康服务中心,辅导员是李国斌和谭姑娘。
按规定,所有参加支持性就业的家长必须与广州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签署《服务规范》中的承诺书,同时有挂靠企业的学生必须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4
签约小插曲
说起签约的事还有一段小插曲。
在俊贤即将毕业前的4月份,我就已经未雨绸缪为他找了一个挂靠单位,社保和医保全包,而且有机会获得生活补贴。
说实话这种挂靠单位真的不容易找,一旦放弃以后很难有这种机会,所以当时我很纠结,担心
俊贤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能适应吗?
用人单位愿意跟他签劳动合同吗?
带着种种疑虑和纠结,我打算让俊贤放弃参加支持性就业服务。
后来幸亏森妈(卢莹)的提醒和鼓励,她说:“社会是最好的学校。我们的孩子进入社会后会学到更多,成长更多。家长宁愿辛苦一点,大胆放手让孩子融入社会,等孩子慢慢成长起来以后,我们老了也会越来越轻松。现在有就业辅导员跟进辅导,机会难得,别因为蝇头小利而错过孩子融入社会的机会。”
一言惊醒梦中人,听了森妈的忠告后,我终于打消了放弃的念头,毅然签约了。
(PS:森妈真不愧为特殊孩子家长的领军人物,她和戴榕都是支持性就业政策的推动者,她总能在关键的时候拉家长一把,为我们在迷失的路上指明方向,感谢森妈!)

左起第三为俊贤
5
19岁的俊贤成为了星巴克预备员工
俊贤性格比较开朗,兴趣爱好也比较多,喜欢绘画、唱歌、跳舞、弹琴、旅游、电子游戏和上网等。
在职高毕业前的一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俊贤开朗的性格,出色的表现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经过两轮面试后,终于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有幸成为星巴克咖啡三个预备员工之一。
他们主要是从事服务员的工作,工作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性格开朗,会基本的交流,会听指令,服从主管的安排就可以了。
✪
俊贤日常的工作任务是负责门店的清洁工作,具体是扫地、拖地、收拾餐具、清洗、消毒等,还有负责仓库到前台之间的物料输送,每周上五天班,每天工作8个小时。
门店经理和同事们对他很好,俊贤也很喜欢这份工作,经过半年的试用期,终于成功通过公司的评估和考核,成为正式的员工,工资薪金也随之增加,可喜可贺!
(PS:俊贤在星巴克的待遇非常不错,跟普通员工也是同工同酬。)

6
俊贤成功的秘诀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问:
俊贤是个自闭症的孩子,存在情绪问题、社交障碍,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特殊学校读书,没有入读过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
怎么可能参加公开性就业尤其是在挑战性最大的餐饮服务行业?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在这个岗位上能够坚持半年并成功转正?
这当然离不开俊贤自己的努力,用人单位的包容和关爱,就业辅导员的跟进帮助和家庭成员的大力支持,还有时常关心、支持、鼓励他的亲朋好友、老师、家长和小伙伴们——汇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成就今天成功就业的俊贤。
除此之外,我总结了几条心得体会,给大家参考:
第一
✔ 做好职前准备,提升孩子就业的自信心。
我认为面试这一关很重要,所以我提前就对俊贤进行面试应聘的情景训练,包括如何填写表格、个人简历中自我介绍部分要注意突出自己的优点,应聘时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等;还需要特别强调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愿望和态度,例如可以这样说,“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希望您给个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做好的。”
就凭着对这份工作的渴望和热爱,俊贤才有机会通过两轮面试的。所以,之前一有招聘会,我都鼓励俊贤积极参加,只要多锻炼,多积累经验,才会增加就业的机会。
第二
✔ 注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为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俊贤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中间只有30分钟吃饭休息的时间,而这30分钟不包含在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之内,因为天河城应是全市最旺最繁忙的门店,人多工作量大,一天下来是很劳累的,如果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俊贤很难坚持到下班的,可是他做到了。
第三
✔ 培养孩子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因为俊贤懂得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也知道还有很多同学至今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他为自己能拥有这份工作而感到无比自豪,从而很珍惜这份工作,也很少抱怨工作上的辛苦。
另外,我鼓励他要多关注工作微信群,与同事之间多点互动,增进同事间的感情,尽快熟悉门店的业务,时刻提醒自己是星巴克公司的一员,用心工作。
第四
✔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终身的支持者。
父母要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最好的方法是想办法成为孩子的朋友。
我既是俊贤的妈妈,也是他最信任的朋友。他在外面遇到困难、无助、焦虑不安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我求助,我就会及时安慰他、鼓励他,尽快安抚他的情绪,然后教他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
所以他在工作时间一有情绪问题,我和就业辅导员就是他情绪疏导和化解矛盾的重要人选,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平时和门店经理、主管、同事也保持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到门店了解俊贤的工作情况,对俊贤不足的地方加强教育和引导,尽量配合他们的工作。
7
俊贤一路走来,工作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如果说家庭是心智障碍者终身的支持者,那么就业指导员就是他们坚实的后盾。因为就业辅导员的工作代表政府行为,他们够专业又有责任心。
如果孩子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而家长一时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就业辅导员就会想更多的办法帮助孩子克服种种障碍,必要时还可以走上层路线,跟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这样更容易解决难题。
俊贤一路走来,工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
青春期某些不当行为
对门店女同事过于热情
跟人说话很大声
盯着女孩子的眼睛看等
► 有一次,俊贤甚至还想用嘴巴亲女孩子的脸,把人家吓坏了。导致有一段时间全店的女同事都对他避之不及;
► 还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情俊贤骂了一个同事,还吓唬说要打人家(其实俊贤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哪儿有这个胆量?而且也不会动手的);那个同事由于不了解他,以为他真的会打人,要投诉他;
►俊贤上下班要坐地铁三号线,特别拥挤,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有一次他被一个说普通话的人碰到好痛,他竟然对说普通话的外地人有偏见,以致于有一次在门店工作期间,盯着一个客人说:“不准说普通话!”结果那个客人很生气,要找经理投诉他,经理出面协调才平息了客人的不满。
✪
针对这些问题,俊贤的就业辅导员李国斌和谭姑娘高度重视,亲自到家与家长商讨对策。他们非常认真负责,也想了很多办法帮助俊贤。
转正前的一个月,他们向人事部申请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辅导俊贤,包括心理辅导,利用讲解社交知识、谈心、情景训练或带他出外观摩麦当劳、肯德基、好又多服务员的工作等方式,引导他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障碍。
同时,他们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到门店观察俊贤的工作,对他做得不够规范的地方备加引导。
✪
经过辅导员的跟踪辅导,俊贤慢慢克服种种障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人事部充分肯定,终于在2017年1月12日成功转正。
俊贤今天能够成功就业的事实证明,有个特殊孩子并不需要悲观失望,只要家长大胆放手,尽早让孩子融入社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在政府支持性就业政策的支持以及就业辅导员的跟进辅导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孩子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独立生活,融入社会。

卢莹(中)和俊贤(右一)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