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这里开始”——2016“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走进大学城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毕嘉祺 符超军)2016年12月18日下午,错落有致的动物造型、可爱的动物相框、缤纷夺目的头饰,七彩的气球和彩带,华丽妆点下的广州大学小巨蛋广场充满童趣、分外耀眼,优美的歌声传遍校园,在广州的冬日暖阳照射下温情满满,很多同学惊呼:原来大学城也可以这么有爱、有温度!由广州市少年宫、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联合主办、广州大学团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协办的“改变从这里开始”——2016“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简称:“瑕之美”),在广州大学“小巨蛋”广场隆重举行。逾百名特殊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数十幅精美艺术画作在现场展出,还有融合互动游戏等活动,吸引近千大学生驻足围观,广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服务队的100多名同学共同参与志愿服务。
小城大事,改变从这里开始
自“瑕之美”10月启动以来,数以百计的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活动之中,他们有的参与“甜心下午茶”支持性就业活动,陪特殊孩子卖点心;有的参与“大学插班生”、“手拉手游大学城”活动,陪特殊孩子徒步大学城;有的参加“微瑕之光分享沙龙”,通过戏剧演出和分享了解特殊孩子;有的成为传播志愿者记录活动过程;有的参与了特殊孩子接纳情况问卷调研和分析;还有的同学来到今天文艺汇演现场成为一名志愿者……
据主办方粗略统计,本届“瑕之美”共计吸引了广州十多所高校,数千大学生参与。主办方之一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关小蕾向记者介绍,2016年“瑕之美”以“改变从这里开始”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为以大学生为主的普通公众了解和接触特殊孩子增加机会,鼓励他们迈出第一步,更多地接纳和包容特殊孩子,继而为特殊孩子融入社会创造更好的环节。

你在台上挥洒自如,我在台下伴你同行
参与文艺汇演的特殊孩子,分别来自广州的11家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合唱、舞蹈、话剧等形式展现艺术才华,14个精彩的节目博得观众热烈掌声。
由子安、舒勋等几位参演学生一起“玩”出来的歌曲串烧《我们的歌》掀起全场高潮,充分展示了特殊青少年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和潜力。其中不仅有正能量歌曲披头士的经典曲目《hey jude》,以及青少年喜欢的《青春修炼手册》,还有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艺术总监彭小波写给孩子们的《妈妈,我爱你》,表达了孩子和妈妈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矛盾争执,但依旧彼此相爱的感情。另外,越秀区启智学校的《才色兼show》,通过走秀的形式让学生逐一进行才艺表演,藉此展示出学生才华。在节目的排练与展演中,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展示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此同时,通过表演锻炼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及柔韧度,增强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动作模仿能力,还有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休闲娱乐的能力。
大学插班生,体验大学生活
据了解,早在活动开始前,部分特殊孩子就参加“瑕之美”的系列活动,走进大学城了。“大学插班生”是2016“瑕之美”特殊孩子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通过提前对5位在读大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提前了解特殊人士的需求。进行一一配对,让大学生自主设计行程,邀请5位特殊青少年走进广州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通过上课、去图书馆、看美术展体验大学生活。
12月7日,视障青年子安手持盲杖走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校道上,边走边和陪伴他的广州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小惠聊天,还说“给我半年时间,我就可以很熟悉啦!”上过《电影赏析》、吃过兰苑食堂、轧过广大马路、逛过红棉路社团摊位……短短一天的时间,子安体验了普通大学生的丰富生活。
让大学生自己去发掘特殊人士散发的“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5位“插班生”就换上了“干练”、“百科全书”、“热情”的标签。
活动让特殊青少年更多地贴近同龄人的生活,同时向公众传递:特殊青少年也有大学梦,大学不应“缺席”他们的身影。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部副部长廖一柱和记者分享:让特殊人士完全遵照的固定的制度入读,那是“公平”,让特殊人士通过自身努力以及能力参与部分课程,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公正”。
超八成大学生愿与特殊孩子做同学
据介绍,“瑕之美”就大学生对特殊孩子的接纳情况进行调研,面向广州的在校大学生收集了1209份有效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与特殊孩子的接触情况影响着他们对特殊孩子的印象,有接触经历的大学生会较少用负面词语形容特殊孩子;媒体是被访者了解特殊孩子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居首,传统媒体次之。报告的主要结论还包括:近80%被访者愿意陪伴特殊孩子一天;近83%被访者支持特殊孩子上大学;超83%被访者愿意与特殊孩子做同班同学;仅3%被访者认为校园内的无障碍设施已经足够。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理事、研究业资深专家戴榕称:让能力较强的特殊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他们就业状况和人生发展路径的重要方式。帮助特殊需要人士的最好方法是陪伴,同辈的接纳、包容和尊重,是营造良好校园的基础。同时,融合教育也是一个双向获益的过程,普通孩子也会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