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盲人也可走天下
在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名单中,信息时报记者看到了“公益创业赛”类别,并发现来自广东高校的两个团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盲人有关的创业项目:盲人拐杖与盲人旅游。
这群90后大学生将公益项目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心,为盲人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精彩的门。其中,为了帮助盲人实现自由出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周乃程和团队发明了“无障碍盲人助行拐杖”;为了让盲人小朋友也能外出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的罗小苑与团队创建了“益旅光芒公益发展中心”。
仲恺“原点”团队:
无障碍助行拐杖
“这个拐杖有两大特色:一是智能避障;二是智能导航。”周乃程向记者介绍道。这位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四学生带领“原点”团队发明了“无障碍盲人助行拐杖”。
反复试验提高产品体验
平日里,周乃程会和朋友们一起外出逛街,寻找产品设计灵感。而“无障碍盲人助行拐杖”就跟他们的一次出行经历有关。有次逛街,周乃程和朋友(现也是团队中一员)发现有些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总是停在盲道中间,极大地阻碍了盲人出行。
更令人费解的是,“路中央竟然还有杆!”这给了周乃程很大的触动,那时就萌生了要帮助盲人的想法。大三开始,他们的任课老师刚好做了个关于盲人的课题,于是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周乃程和团队发现市场上有很多盲人拐杖,但都比较传统,他们决定“做一个特别的”。创业艰难百战多,他们从开始的一点启发,到设计的雏形,再到模型的落地都经受着不同的考验。
为了让盲杖手感更加舒适,他们反复验证,将模具用3D打印出来,亲自尝试。“我们怕手柄握着不够舒服,怕拐杖拿久了会手酸……”周乃程和团队成员常常担忧。为此,他们熬夜修改,反复研究,做出更舒适的拐杖,帮助盲人实现真正的出行。
此外,“原点”团队在设计产品时,不仅美化了拐杖的外观,让之更轻盈、方便,更设身处地为盲人着想。“我们在语音设置上也会更加委婉,让盲人从心理上获得尊重。”周乃程说,最重要的还是满足盲人内心需求。
让盲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出行
“我们已经生产了第一批拐杖,共308个,仅供小范围内的盲人群体使用。”周乃程告诉记者,未来产品的功能还会不断更新。“我们的目的是要让盲人彻底摆脱视野的局限,成为一个完全的自由人。”虽然他们看不见,但周乃程和成员们都希望“智能就是他们的眼睛”。
在生产投入方面,早在8月份,团队与香港瑞士银行、京东众筹等洽谈好了资金。此外,多家公司也表达了投资意向。“我们有信心用这款盲人拐杖来点亮盲人的生活,帮助他们走出黑暗。”周乃程和团队成员坚定表示。
挑战杯上很多项目都没有落地,“就像一阵风”,但“无障碍盲人助行拐杖”则不同。“原点”团队的指导老师邓老师认为,周乃程团队的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能让盲人恢复真正的自由。“产品不单单要考虑外观,还得从客户的内心需求出发来考虑。”
“我们在技术方面还需要很大的突破。”周乃程告诉记者,目前团队专门请了华为的一个工程师为研发团队做技术指导。“智能的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产品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他们也因此跑遍了珠三角。“我们能看到盲人朋友们内心的需求,我们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为了让更多盲人使用到这款拐杖,走向市场也就势在必行。但考虑到后续发展,他们只能将其中一部分产品无偿派送给盲人群体,另一部分则要出售给残联、盲协等机构。
公益盲人旅游:
带你用心“看”世界
“益旅光芒公益发展中心”是一个专门为盲人小朋友提供旅游服务的公益组织,由广州大学旅游学院的罗小苑和小伙伴们共同创立。不过,团队一开始并没有对盲人的年龄进行划分,后来考虑到实际操作,他们才对年龄进行了把控,主要是针对盲人小朋友们。“目前项目还刚刚起步,后期将会陆续开展活动,也会逐渐扩大对象范围。”团队负责人罗小苑说。
国内首个盲人旅游项目
“我们了解到国外已有专门为盲人服务的旅游项目,但国内还比较罕见,没有专门为盲人提供旅游服务的机构。”于是,他们决定开启这个项目,为视力障碍者提供旅游服务。
与盲人小朋友接触时,罗小苑和队员们都觉得他们跟正常孩子没区别,也会想要出去玩。“除了眼睛看不到,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几次下来,队友钟钊泳发觉,虽然盲人学校也会组织小朋友们出去玩,但他们在这方面还是有需求的。
2016年6月,罗小苑和队员们组织了第一次出团。他们先是联系了广州盲人学校,与他们签订合作协议,然后率领团队与广之旅进行协商,由他们提供车辆,并请来老师为志愿者培训。
第一次出团的地点是在白云山。虽然白云山就在广州市区内,但操作起来也着实不容易。活动准备前期,罗小苑常常担心得睡不着,不是担心小朋友们的安全问题,就是担心交通路线问题,还要担心白云山景况问题。为此,她带领团队去白云山做了多次调查,每次都从山脚爬上山顶,做了很多准备。
活动当天,罗小苑和队友们早早就来到了白云山下。当看到志愿者带着盲人小朋友从车上下来,一步一步踏上台阶时,罗小苑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一方面是因为活动办成了,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相互帮助而感动。”
资金匮乏或成发展瓶颈
一切都比预想的要顺利。罗小苑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起初,她还担心小朋友们怕生、自卑,不愿与人接触,没想到小朋友们不仅积极乐观,还多才多艺。“他们在山上唱了《精忠报国》、《暖暖》、《小手拉大手》等歌曲”,更令罗小苑惊讶的是,小朋友们还会“盲拍”。有一位全盲的孩子很喜欢摄影,他一路走一路拍,用相机定格了最美的瞬间。上帝虽然遮住了他的双眼,但却挡不住他心里那片光明的世界。这让罗小苑深受感动,也更坚定了要帮助他们走出来“看”世界的决心。
对于“益旅光芒公益发展中心”所提供的盲人旅游服务,广州市盲人学校的吴宇森老师表示,这个项目满足了盲人学生们渴望外出的需求。“由于学生视力有问题,外出的机会比较少。”在吴老师看来,户外旅游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了解到外边的风景和事物,也能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而白云山之行,也让吴老师感受到“学生们更加开朗了”。
目前,“益旅光芒公益发展中心”已与盲人学校签订了合同,计划一年之内出三次团,并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项目供盲人小朋友们体验。但是,作为公益组织,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从头至尾困扰着团队,目前,创业团队尚未找到平衡点。
盲人
拐杖
采用硅胶杖头,避免了盲杖易断的问题。为了携带方便,他们还在结构上采用了“可伸缩”功能:120公分的盲杖只要轻轻一拉,就可以缩到25公分。当盲人迷路时,还可以利用盲杖上的“求救”功能,只要轻轻一按,就能将当前的位置信息发给公安局。如果盲人遇到紧急情况,则可通过盲杖头的LED灯进行呼救。
记者手记
在我国公益创业中,大学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内心需求。不同于经济领域的商业创业,公益创业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在保证组织不偏离公益性的同时,借助一些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组织的“造血”功能。
因此,公益创业也将面临着更多阻碍,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也是一直困扰大学生们的问题。但他们还在继续探索,砥砺前行,渴望将公益创业进行到底,为世界带来持续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