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90后大学生组团为残障人士开展性教育
:“宝宝是怎么出生的?”、“人的隐私部位有哪些?”、“被人摸了怎么办?”……14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团市委、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等主办的“精准服务,志愿助残”——2016年“全国助残志愿日”广东助残志愿者助力精准脱贫主题活动暨广州市助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多个公益机构现场摆摊为小朋友尤其是残障小孩提供志愿服务,其中90后大学生组队打造的性教育志愿项目更是吸引不少家长和小孩排队体验。
记者了解到,广东残疾人口总数超过540万人,残疾青少年(35周岁以下)人口比例占残疾人口总数的54.63%,约为295万人,残疾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急需社会关注。据悉,今年,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将在康园工疗站开展“志愿在康园之彩虹伞特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项目,通过情景模拟、性教育游戏体验等方式让残疾青少年在游戏中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

羊城晚报记者周巍摄
90后性教育导师,免费为残障青少年传授性知识
“精子是怎么来的?”、“男生脖子上的小山丘是什么?”、“人的隐私部位都有哪些?”14日,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内,一群由90后大学生组团打造的性教育知识推广项目——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团队成员陈琳告诉记者,该项目自2013年推行以来,已取得不少效果,其中很多家长已转变性教育观念,孩子也开始认识到自身身体构造,认为“自己不是捡来的”。
“男生和女生有不同的身体构造,但很多家长并不愿跟孩子解释,对于性知识更是三缄其口。”刚大学毕业一年的94年志愿者陈琳表示,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众多性侵案件,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而究其原因就在于青少年性教育知识的缺乏。
如何让青少年快速学到性知识?陈琳说,团队借鉴了香港社工机构的经验,相继出台《儿童性教育父母小指南》、《儿童性教育父母小词典》、《儿童性教育玩具书》等书籍,同时研发多种趣味性游戏,从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性知识。
“从目前来看,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小朋友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身体构造了。”陈琳说,性教育是知识的一部分,青少年有知情的权利,但父母不愿教育孩子,因此志愿者就显得非常重要。
记者了解到,广东现有295万残疾青少年,如何让这些人群也接受性教育?陈琳表示,和普通孩子不同,残障青少年对身体认知更为敏感,其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性知识。“我们正在发动康园工疗站的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通过游戏学习性知识。”陈琳说,日前“志愿在康园之彩虹伞特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项目一共有8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其中男生共3名,专门负责给男生传授性知识。
“百个最美微心愿”启动,爱心人士可帮孩子完成心愿
记者了解到,去年,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启动了首届“百个最美心愿”活动,共收集到376份微心愿,并最终实现7大类残障人士“百个最美微心愿”。
今年,广州市助残志愿服务将继续向社会公开征集“百个最美微心愿”,征集时间为5月14日——6月14日,详细情况可关注“广州志愿驿站”微信号了解相关信息。
此外,为提升助残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水准,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还将与广州助残志愿服务联盟签订协议,将在全省推广“助残盒子”的使用,以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和就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