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媒体关注>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呼吁帮扶智障人士回归社会

作者:李强 | 来源:南方日报 | 发布时间:2015-07-17

  30多岁的阿中笑起来很好看,眉宇之间,流露出他像孩子般的稚气。平日里,他常提着一只黑色塑料袋,装了书和报纸,带在身边。常常陪伴在他左右的社工张红霞送给他一个昵称——“小秘书”。

  阿中从第一次走进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成人托养中心到现在约有10年了,与他一同生活的还有其他70多名成年智障患者。他们当中,接近一半的人患有癫痫症。大多数学员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难以融入社会生活。慧灵正在努力帮助智障人士回归社会,但对于他们包括就业在内的更多需求来说,还远不能满足。

  服务点助学员融入社区

  在广州市白云区新广从二路,有两栋普通的住宅楼,这是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成人托养中心。托养中心不大,但休息室、工作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由社工、特殊教育、康复护理等专业人士负责照料托养人员的生活起居。

  70多名成年智障人士生活在这里,他们不管年龄多大,有的超过60岁,都被称为学员。平时,学员们会在工作室学习适合智障人士的生产劳动、居家技能和社会规范。除了日常的辅导,托养中心还针对学员特点提供物理诊疗、音乐调理、美术调理和心理治疗等服务。

  为方便照顾更多的智障人士,广州慧灵开设了18间社区家庭服务点。每个家庭配备1位“妈妈”,并有义工担任家庭助理。

  在这些家庭服务点,“妈妈”白天将学员送到附近幼儿园、学校、农场等地,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工作或社区活动,晚上再将他们接回来。“社区活动为智障人士提供融入社会的机会,让学员得到居民们的认同和接纳。”一位社工说。

  为智障人士就业开拓渠道

  除了托养中心、社区家庭服务外,广州慧灵属下还有幼儿园、学校、青少年展能中心、庇护工场、小农场、麦子烘焙坊等多个不同服务单位,学员年龄从3岁到65岁都有,将着眼点重点放在促使智障人士能够顺利回归社会。

  2014年,广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以成年智障人士融入社区项目向广州市民政局申请了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由政府资助15万元,慧灵自筹10万元,推广社区化服务模式,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品质。该项目组织学员开展外出社区活动,包括社区宣传活动、艺术活动、义工服务、就业体验,让智障人士平等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项目实施以来,开展外出社区活动123次,惠及人数达1399人次。平时,慧灵还对智障人士进行美术训练和表演训练,多次组织外出写生和表演,超过300名智障人士参与其中。在义工服务方面,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慧灵使用了导航定位装置以保障智障人士不会走失。项目还积极开展“我能就业体验”,探索智障人士就业渠道。

  在去年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慧灵今年以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展才计划争取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助。

  社工文润龙说:“我们支持心智障碍人士到社会企业开展就业体验,接下来将举行4期心智障碍人士面包坊培训,并计划支持5名心智障碍人士在社会企业就业。”据社工介绍,由于智障人士行动和表达能力限制,他们的工作范围通常比较狭窄。学员培训周期长,岗位开发难度较大。对于就业渠道的拓展,呼吁企业对残疾人士能够积极接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