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黄埔区残联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要点

作者:黄埔区残联 | 来源:黄埔区残联 | 发布时间:2014-11-17

  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及市残联的关心和支持下,紧紧围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重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2014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召开区残疾人联合会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2月18日召开了区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区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委员调整名单。区残联执行理事长林世雄代表残联理事会向大会作了2013年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区残疾人工作,并对2014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区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全体委员审议并通过了工作报告。

  (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在区委第五督导组指导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先后安排了6次集体学习,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58条,梳理归纳为32个问题。第二环节区残联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了8次专题会议,严格对照“四风”表现形式查摆问题,结合谈话交心,9次修改个人剖析材料,真正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加加油、鼓鼓劲”,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第三环节列出了19项整改清单,完善和建立了9项相关制度,并进行了严控会议数量、会期和规模,“三公”经费开支等专项整治工作,持之以恒地推进作风建设,全心全意地为残疾人服务。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截止11月5日,共有584名残疾人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为全区112名残疾人办理了免费和优惠乘车卡。共为29名失业残疾人办理了《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办理新办证、换领二代证、补办残疾证共392个。

  为1080名残疾人发放2013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2.49万元,为1204名残疾人发放2014年上半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9.37万元。第1-3季度为2159人次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149.54万元。在春节和全国助残日期间,共慰问困难残疾人600户,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共24万元。

  组织123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并对46辆到期年检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进行年检。为127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驾驶员申请2014年燃油补贴。

  (四)残疾人康复工作

  对全区持证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共为520名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免费适配。截至11月3日,共为1623人(次)残疾人进行了康复资助审核,第1-3季度康复资助网上结算审核通过2059人(次)。现有11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其中今年新建站2个,为74名成年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康复训练和服务。全年为30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的康教服务。

  为推进我区残疾人康复资助工作监察评估,建立残疾人康复资助档案86份,网上录入康复资助申请1030人(次)。全年组织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业务培训85人(次)。开展残疾人家长座谈会4次。

  (五)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

  截至11月5日,共为595个单位办理2014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应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约725万元,已收缴保障金约496万元。共办理残疾人就业登记106人,推荐就业106人(次),成功就业98人,就业率92.5%。为1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5.54万元。

  组织815人(次)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了信息报道写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知识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等业务知识培训班。为105人(次)残疾人举办了2期免费的残疾人电脑基础知识培训和西式点心职业技能培训。

  (六)残疾人托养工作

  残疾人日间照料 目前我区九条街建有康园工疗站10个,托养区内设工疗站2个,进站工疗人员共314人。截至11月,共为工疗人员2508人(次)发放62.62万元职业训练津贴。

  在传统节日和全国助残日期间,康园中心组织残疾人开展了“2014年迎春花市”及“菠萝诞”义卖活动。全年举办了“2014年庙头新春奇趣串烧大联欢”、“穗东最强音”歌唱大赛、“工疗站那点事”话剧表演等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艺活动,新开设了“希望农场”农耕、书画、素描等康复项目,并对我区12个工疗站633人(次)的工疗人员进行了慰问,慰问金和慰问品金额近13万元。

  为提高工疗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区各工疗站共开展了100场生活技能培训,约2566人(次)工疗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携手各志愿者队伍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9场(次)。

  残疾人寄宿托养工作 我区现有68名残疾人分别寄宿在3个残疾人寄宿托养区。截至11月5日,共有18名托养人员接受资助约20.59万元。发放2012年第一批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资助5.6万元。受理4家民办残疾人服务机构2013年资助申请。

  (七)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

  截至11月5日,共为144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申请2013学年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生活补助;发放2012学年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生活补助金共7.75万元;发放2013年中等及高等教育奖励金共1.3万元。为25名学龄前残疾儿童申请生活补助。为1名应届高考残疾学生申请中等、高等教育奖励。为5个康复教育机构申请工作补助。

  (八)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

  7月,选送22件残疾人艺术作品参加了第四届广州市残疾人文化节暨2014年广州市残疾人书画展,其中,长洲街第二康园工疗站全体工疗人员创作的手工艺作品《秋收》荣获三等奖,大沙街精神残疾人林某雄的书法作品《七绝》和文冲街听力残疾人尤某的美术作品《勿忘历史》被评为优秀奖。

  组织78名运动员参加广州市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共参加7个竞技项目和所有群体项目比赛,取得9金14银10铜,以及10个第四名、4个第五名和3个第六名,团体总分381分名列全市第五名的历届最好成绩。

  投入经费15万元创建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对“四室一窗”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九)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

  投入经费10.83万元,对190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免费适配无线数码闪光振动门铃、振动闹钟、闪光开水壶等辅助器具381件。投入经费53.04万元,为549名有需求的视力和听力残疾人免费配送无障碍信息终端(手机),并组织各街道残联举办残疾人无障碍信息终端(手机)知识讲座17场次。投入经费90.5万元,为187户残疾人家庭(以肢体残疾人为主)实施了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十)残疾人信息化和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

  我会分别在广东省残联信息网、广州市残联信息网、黄埔信息网、《黄埔新生活》等媒体平台登了扶残助残宣传报道80件(193次)。同时以残联公众信息网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发布康复、就业、教育等各类服务信息共577条。

  我会十分重视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2014年共接待来信、来电、来访229人(次),办结率100%。按照市、区12345热线管理机构的要求,及时处理12345热线转办工单,截至11月5日,共处理投诉、咨询、建议等工单3件。

  (十一)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

  截至11月,残疾人各专门协会走访了10个工疗站、2个社区。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162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0人(次),建立服务档案262份。发展会员共262名,开展各类特色活动5次,参加市残联组织举办的文体活动25次。慰问各类残疾人136人,共发放慰问金2.72万元。

  (十二)残疾人社会工作

  区残联于去年12月在残联系统率先成立残联社会工作部,配备了多名专职社工师,制订了工作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率先建立“大社工”服务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今年,社工部走访了我区9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个案服务10例,在各街道工疗站开展了12个主题活动,共20次。联手有关部门,组织残疾人工作者业务培训12次,培训人数250人(次)。

  (十三)积极寻求社会助力,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与社会慈善机构合作,共同发展残疾人事业。积极联系了广东狮子会开展助残服务活动。5月16日,在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长洲岛托养区举办助残捐赠仪式,广东狮子会白云、天行健、光大、众爱成城、星光5支服务队联合服务,为托养区捐赠了价值15万元的睡床和床头柜80套。全国助残疾日期间,爱心人士林先生夫妇给我区困难残疾人送来了2吨的爱心大米。端午节期间,广州市航宝社会服务社看望了残疾人朋友并赠送了400个粽子。

  (十四)扶贫工作

  配合做好各项扶贫开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着力改善丰顺苏山、从化锦村和长洲深井二社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帮扶地区脱贫致富奔康的步伐。年初,走访慰问了长洲街深井村二社四户扶贫对象家庭,了解扶贫对象情况,聆听他们的心声。

  (十五)档案工作

  调整了残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成立了区志编修领导小组人员名单,明确残联理事长为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截至10月31日,共接收2014年度文书档案240件;设备档案7组,共40份资料;声像档案10组,30张相片;实物档案5件。同时进行了整理、分类、编号和装订和部分系统录入。

  (十六)黄埔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筹建前期工作

  成立了黄埔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筹建工作小组,连玉萍同志任组长,梁荣开、林梅宝同志任副组长,就服所、托养中心和社工部工作人员任成员。草拟了黄埔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框架协议(草稿)。

  二、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是区划调整的特殊一年,区残联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做到工作不断、思想不乱、队伍不散,不等、不靠、不观望,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资源,优化工作布局,加快推动我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实现“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

  一、落实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继续落实省、市、区对残疾人扶残助残的有关政策,如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乘车卡、残疾人医疗保险、残疾人慢性病医疗救助等,加大贫困残疾人的扶持力度,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继续落实残疾人康复资助,做好残疾儿童和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资助、精神病免费门诊资助及重症精神病住院资助等工作,让符合资助条件的残疾人均能享受到各项康复服务。

  (三)大力推进残疾人无障碍工作,为符合条件且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配送辅具,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家庭改造,努力实现有需求残疾人家庭100%完成无障碍改造目标。

  (四)认真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创造条件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就业。同时,结合我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扩宽我区残疾人就业渠道。

  二、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一)充分发挥街道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的作用,推进残疾人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

  (二)继续促请区政府加强我区学龄前儿童的康复教育工作,尽快设立黄埔区特殊教育幼儿园,最大限度地解决我区3—6岁学龄前残障儿童学习教育问题。

  (三)全面落实国家“阳光家园计划”,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康园工疗康复服务工作机制。结合工疗人员身心特点,开展有利于工疗人员发展的教育、康复活动,着力打造示范“阳光家园”。

  (四)以街道“三化”工作为融入点,以“残疾人能做什么、残疾人需要什么、为残疾人做什么”工作理念,认真梳理出残疾人特殊需求并给予特殊服务。不断提高残疾人救助、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体系化建设水平,使残疾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系统性发展道路,呈现出稳步推进、整体提高的良好态势。

  (五)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平台,进一步完善“大社工”服务机制,积极拓展残疾人社工服务,打造一支综合型的专业化、高素质社工服务队伍,引导和帮助残疾人自我开发、自我管理、融入社会。

  (六)大力推进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

  (七)继续推进黄埔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筹建工作。

  (八)做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

  用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继续打造五支有爱心、有责任心,廉洁高效的残疾人服务队伍:

  (一)继续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执行力的中层领导干部队伍。

  (二)着力创建一支一专多能的工疗站工作人员队伍。

  (三)精心培育一支康复(特教)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四)精诚整合一支专业的社工服务队伍。

  (五)积极构建一支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