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建设能力广东地区培训班代表莅区观摩指导
为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建设水平,中国残联于本月18日至21日在广州举办残疾人托养服务建设能力培训班,并于20日下午,由中残联、省残联以及各地级市相关领导共68人到黄埔区2个残疾人托养机构观摩指导,黄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龚伟河会见了参观人员。
参观人员听取了黄埔区残疾人托养工作的具体情况汇报,并现场观摩了黄埔区龙头山寿星院托养区和关爱精神康复医院托养区。他们对黄埔区残疾人托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黄埔区财政全额资助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及对“边缘”困难残疾人资助70%托养费的作法表示高度赞赏。参观人员认为,黄埔区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开拓创新、先行先试,率先而有效地解决了辖区内老人抚养重度残疾人子女家庭和孤寡残疾人的托养问题,并将残疾人康复、工疗、娱疗、教育等服务内容融入托养服务,不但减轻了托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还为他们提供了走出家门、融入集体的平台,让他们过上丰富多彩的托养生活。
省残联教就部陈锦园部长对黄埔区残疾人工作模式表示高度赞赏,认为黄埔区能大胆探索残疾人托养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将康复、工疗、娱疗和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托养服务,为托养人员免费提供功能康复训练、教育培训、就业训练、手工制作和文化体育等服务,尤其是文化补习和《弟子规》宣讲,提高托养残疾人文化水平,培养为人之道,培育感恩之情,效果显著,不但丰富了托养人员的生活,还帮助内向寡言的智障人士逐渐融入集体,懂得孝顺父母和感恩社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
据悉,黄埔区残疾人托养中心于2011年5月12日正式成立,是全省首家区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创建了政府主导、公立医院、社会养老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托养服务的全新体系,标志着黄埔区60岁以上老人抚养重度残疾人子女家庭和孤寡残疾人的托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几年来,中心秉承“残有所养,养有所乐,残有所康,病有所医”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宗旨,探索并完善了分类分区管理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模式,创新了托养服务内容,开拓性的将康复、工疗、娱疗、文化补习和感恩教育融入托养服务,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促进机构发展和帮助内向、不爱交流的托养人员变得积极主动,成功探索并不断完善残疾人托养“黄埔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