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越秀区残联十大工作新闻
2011年越秀区残联十大工作新闻
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2011年越秀区全体残疾人工作者围绕建设“幸福越秀”中心目标,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实现了越秀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区残疾人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残疾人获得了更多的实惠,越秀区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予广州市唯一的十一·五“广东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全会党员和工作人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残疾人,激励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热情,促进我会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中共越秀区残联支部被区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二、创新残疾人托养模式,打造越秀特色的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
一是继续做好100户‘阳光家庭’计划”活动, 为“阳光家庭”实施了居家照顾服务,全年专业社工提供上门服务共36户,协助解决生活和住房困难的家庭13户,帮助解决医疗困难的家庭14户,提供康复训练服务并有明显改善的有35户,帮助解决突发事件、危机处理的服务家庭共9户,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二是扩大居家安养服务覆盖面,全面完成区十项民生实事——1000户以老养残特困残疾人居家安养安养工作。
三是实施《广州市越秀区精神、智力及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方案》。依据残疾人的生活自理状况,办理了21名残疾人士机构托养,每月资助护理费1300-1800元,减轻了残疾人家庭在抚(赡)养和长期看护等方面承担的巨大压力和困难。
四是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健康运作,残疾人的日间照料扎实有效。区政府财政投入经费450多万元,给力全区康园工疗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区23个康园工疗站共为617名学员提供服务,达到了“服务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片人”的效果。
五是积极推进就业安置工作。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共办理了年审单位3541个,安置残疾人就业558人,实收残保金1620万元,三项分别比去年增长19%、25%,11% ;办理残疾人失业证 394个,续期 234 个,为失业残疾人保管档案286个,推荐残疾人见工173人次,成功就业153人;全年审核535名的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扶残助学,资助经费31.68万元;为20名个体从业残疾人申请社会保险补贴11.99万元;残疾人专用机动车维修站维修机动车3378人次,其中上门服务1360人次;免费服务重度残疾人270人、轻度残疾人80人;发放2009、2010年度在册残疾人机动车驾驶员2013人燃油补贴40.26万元。
六是为“创文”作贡献。一是多管齐下,做好残疾人机动车管理工作:拟定了《广州市越秀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综合管理工作方案》;经常开展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驾驶员的教育工作,并多次对火车站周边地区的残疾人机动车进行了疏导和巡查;对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驾驶员推荐岗位,有20名得到妥善安置。二是建立无障碍督查员队伍,协调全区各单位大力开展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工作,组织自查自检和互查互检,掌握全区无障碍设施情况,及时完善整改。
七是实施残疾人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至2011年底,为20名残疾人配备相关无障碍用品和生活设施改造,提高其居家生活质量。
八是加大扶残力度,切实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得到广州海味商会捐赠10万元,慰问100户单亲残疾人家庭以及22条街道重度残疾人困难户;利用“中秋”、“助残日”等假日,共慰问了区内困难残疾人360名,发放慰问金12.2万元;全年审核发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3240人,发放金额约700万元;审批了6名申请特殊困难救助的残疾人,救助金额22000元;全年共办免费乘车卡4439张;为86名残疾人办理慢性病救助;共受理残疾人来信、来访、来电277件。
九是以创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任务为抓手,圆满完成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救助服务。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数25505人, 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100%;救助住院的精神病人16人,救助金额1.26万元;共为辖区内633人次初审了精神科免费门诊治疗救助申请;共有271人精神病患者1816人次进行了精神病免费门诊治疗,免费门诊治疗经费13.04万元;为154名的三、四级精神残疾人购买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区100%精神残疾人享有医疗保障;在专业康复场地为肢体残疾患者提供康复服务500人次,提供上门服务180人,服务惠及180个家庭;为14名0—6周岁儿童申请康复救助;为51人配备63件辅助用品用具;有11名贫困残疾儿童申报中国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抡救性康复项目;审核审批91人各类康复资助申请,合计24.54万元。
十是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保持良好势头。全年共撰写上报信息113 篇次。其中省残联网采用36篇,市残联网采用36篇,越秀信息网采用35篇,《越秀信息》采用3篇,《市委快报》1篇,《越府要情》1篇,越秀简报1篇。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区残疾人事业的优惠政策及亮点工作做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