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白内障防治工作纪事
《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2010年前所有区、县级市均要实现国家“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的目标。为顺利推进我区的“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白内障患者康复无障碍工作机制,我区专门成立防治白内障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由区政府办、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和区残联等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系统地组织开展有关工作。2006年至今,我区一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近万例,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1212例,超额完成了广州市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规划下达的任务,取得白内障防治工作阶段性胜利。
一、领导重视 着力推进创建工作
区委、区政府十分关注我区的白内障防治工作和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创建工作,组织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和医院定期召开白内障防治工作会议,对白内障防治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并督促相关单位认真执行《广州市番禺区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工作标准》进行自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组织相关部门认真解决。在白内障患者手术和康复过程中,有关领导十分关心患者的手术进展情况,多次亲临眼科手术室和病房视察工作,认真听取医护人员的情况汇报以及探望和慰问白内障患者和患者家属。区委书记谭应华在参加“2007视觉第一番禺光明行”总结大会上,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支持关心残疾人事业。他说,白内障复明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要多做,而且每年都要做。
区委副书记严宗活(左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简锡伯(右二)
与区残联张小波(右一)探望参加复明手术的白内障老人
副区长龚红(右二)到何贤医院探望白内障手术者
二、广泛宣传 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为使广大群众对白内障防治工作有清晰的了解,区残联组织各镇(街)、村委(居委)的残联干部、专职委员到辖区内进行白内障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的宣传,派发了宣传小册子,让更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知道如何享受优惠政策、如何申请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何时接受筛查及手术等。2007年,区残联牵头组织,卫生、民政、财政等各部门通力配合,开始举办“视觉第一,番禺光明行”活动,宣传白内障防治工作和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活动经番禺日报、番禺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更是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三、协调运作 建立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机制
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区以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机制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通过各部门的有效协作和良性互动,实现白内障康复工作各环节无障碍,并通过建立白内障无障碍工作机制,做到发现一例及时治疗一例,尤其是使具备手术指征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和效果,圆满完成了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规划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具备申报“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的条件。
四、技术过硬 康复效果与费用双重保障
我区多家医院均具备专业的眼科主任医师和拥有国内先进的白内障手术设备,都能够独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传统的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手术既能缩短手术治疗的时间,又能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和手术所带来创伤。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成功率和白内障手术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率均达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超过98%,没有出现过一例严重并发症。由眼科医生组成的术后检查队伍定期为白内障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检查,并登记造册,确保白内障手术患者康复过程无障碍。同时,我区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范围,符合条件的贫困白内障患者的手术费用在医疗报销之后,由手术医院减免20%,余下部分分别由区残联和区慈善会专项资金各支付40%。
我区的白内障防治工作是一项坚持不渝的民心工程。区委常委、政法委简锡波书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区白内障防治工作不会松懈,“光明行”活动还要继续举办下去,将为更多白内障患者带来福音,帮助他们再见彩虹,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