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盲人,不是弱者 盲人针灸推拿医师刘富林小记

作者:黄雯 | 来源:白云区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1975926,一个健康的男婴降临在白云区同和街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宝宝的降临给这普通家庭增添了喜气,夫妻给孩子起名为刘富林,希望孩子生活富裕,象森林一样郁郁葱葱,健康成长。不幸的是,刘富林3岁那年,在一次玩耍当中被氨水误入眼睛,导致双眼角膜烧伤,视力逐年下降,视野逐渐变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呈逐渐发展的趋势。

 

雪上加霜

1984年父亲患上癌症,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年后,父亲不治身亡。母亲独立支撑整个家庭,为了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每天起早贪黑地接送刘富林上学。既做爹,又做娘,周末还要带刘富林去医院做理疗,争取最后一线希望把眼睛治好。

视力上的缺陷,给刘富林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平时走路经常坷坷绊绊的,上课时也总是看不清黑板,阅读时间稍长双眼便有明显的不适感。他没有埋怨天、埋怨父母,而是以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努力坚持读书学习,完成了初中课程。但“屋漏偏遇连阴雨”,在刘富林视力下降到几乎失明的时候,母亲下岗了,母子俩四目相对,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样走下去。无奈之下向区残联和民政部门求助,办了个残疾人证与低保证,靠着政府补贴艰难生活。从小好强的刘富林不服命运的安排,立志考上大学,学习盲人按摩技术,自食其力来报答母亲。

 

雪中送炭

经过两年的刻苦自学,19989月刘富林考入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灸推拿系。在生活困难,无法缴交学费的情况下,刘富林母子再次走入区残联。经了解情况后,区残联理事会专门开会研究解决方案,并将情况上报市残联。在市、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一次性解决首期入学费用近两万元,终于完了大学梦。但接下来的学费又成了大问题。母亲东借西凑还是解决不了,区残联在了解中得知这一情况,再次开会研究,决定无息贷款四年,每学年30006000元给刘富林作为就读大学的学费。残联的资助,犹如雪中送炭,给了刘富林温暖与关怀。强烈的上进心与感恩心,促使他更勤奋学习。眼睛不好,就多回忆、多想、多思考,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消化理解并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他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有效,最终在2003年以优良的成绩完成五年的本科学习。

 

几分耕耘  一分收获

五年的寒窗苦读与正直善良的为人,使刘富林毕业后很快就被广州市东升医院看中,一个月后,转为该院正式职工,同时也第一次拿到了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工资收入,母子俩再次双眼对望,纷纷落下了两行热泪。终于苦尽甘来,这工资来的是多么不易啊。当即他把工资的一半交给母亲作为生活费,另一半向区残联还上第一笔借款。母子俩百感交集,连连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苦命儿子的坚强意志使母亲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有志者事竞成

刘富林就业后,通过努力工作,有了一定的积蓄,在两年内还清了全部借款。这时的刘富林经济上独立了,开始自食其力,他不满足于现状,觉得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眼睛看不到,但他的手还能动,他的心还能感应,他的脚还能跑,他要为每一位前来求医的病人解决痛苦,或者上门为他们治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于是刘富林决定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研究学习。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周末在盲人图书馆查阅资料,晚上在家自修,上班时间遇到疑难问题向师兄师姐请教,和同事们交流心得体会。有时通过自习学到了推拿手法,他把母亲当作是病人,不断地练习;学到了针灸手法,他把自己当作是病人,为了准确掌握穴位,扎一次不行就扎第二次,再不行就扎第三次。母亲看着儿子红点遍布的手和脚时,眼泪掉下来了。此时刘富林握着母亲的手说,“妈,我只有准确掌握下针的穴位,才能真正为病人治好病。这点痛不算什么”。母亲听了,强忍着眼泪,不断地点头。刘富林就这样通过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再结合临床上的多个病例,向省级按摩学术刊物——《按摩与导引》上发表了《推拿治疗小儿发热52例临床体会》及《点动按摩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体会》两篇论文,并取得了针灸推拿医师的执业资格证。初有成绩的刘富林深深感受到,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地提高针灸推拿水平。工休时他还来到残联,饶有兴趣地说起针灸推拿知识,还为工作人员作了保健按摩。看着刘富林一天天地进步,残联的领导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材。

2000年区残联推荐刘富林参加广州市第六届残运会,他得知后,二话没说,积极报名参加盲人组60米、100米跑与跳远项目。为了在运动会上获得好成绩,下班后刘富林独自去运动场进行训练。盲人因视力障碍,往往在跑步比赛时会偏离跑道,在跳远比赛起跳的前一步会超出白线。刘富林为克服这一困难,通过熟悉与听清引导员的拍掌声,不断地在跑道上练习,争取与常人一样,以直线跑完全程;通过量度每步步履的距离,不断地跑,不断地掌握最佳起跳位置。就这样,每天刘富林披着晨曦来到了运动场,伴着星光离开运动场,功夫不负用功人,他最终获得市六届残运会盲人组60米跑第二名、100米跑第一名、跳远第四名;市七届残运会盲人组100米跑第四名;铅球第一名。接着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获得盲人组100米跑第二名、跳远第三名。还有幸代表全国参加有40多个国家竞争决逐的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

2008年白云区第五次代表大会残疾人协会换届选举会上,刘富林当上了区盲协主席。在荣誉面前,他没有骄傲,多次地与区残联领导及盲协的委员商量、议事,不定期地进行碰面,把盲人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把盲人的故事讲出来,把盲人的心声唱出来,在盲人群体与政府之间起着很好的桥梁作用。他说要用他的双手与行动,造福人类,回馈社会。

 

明天会更好

去年,刘富林遇上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喜结良缘。现在其母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刘富林身残志不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在社会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并开始站稳脚跟。他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盲人,不是弱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