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2007年越秀区残疾人事业十大工作新闻

作者:程玉霞 | 来源: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一、越秀区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历时两年的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的开展,在全区建立了44个社区康复站,打造了“十分钟”康复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社区康复工作组织网络、工作网络、技术网络建设,实现了残疾人“康复就在家门口”和“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二、圆满完成特奥社区接待任务。101日在上海举办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越秀区成为全国承担上海特奥会社区接待的11个城市的城区之一,六榕街和启智学校92830日,分别举行了特奥运动员火炬跑入社区仪式和新加坡代表团入社区活动,使中外执法人员和新加坡代表团运动员深刻地体味了越秀区的“人文、人本、人道、人性”的特奥理念。

三、提前一年完成康园工疗站服务机构建设任务。200610月起,在全市开展的为智障和精神病人实施日托、康复、工疗的康园工疗服务机构建设,至今年底,在全区22个行政街道有21个街道建有康园工疗站,建站率为95%;总建筑面积为2140m²,平均每站达到了102 m²;参加康复工疗的学员为 506人,其中智力残疾人 291人,精神残疾人147人,其他残疾人 68人;提前一年完成了市残联关于在20089月前完成康园工疗站的建设任务。

四、加大了对困难残疾人的扶贫解困工作。全年,为符合条件的盲一级、盲二级残疾人办理盲人免费乘车船证34;新办理残疾证414份;为37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学生或困难残疾户家庭申请了“扶残助学金”。8名家家庭困难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为10名聋儿配装了肋听器,为10肢残人配备了轮椅。

五、康复救助保障体系初具规模,造福残疾人。全年特殊困难残疾人助残经费290万元;共为299名贫困精神病人次办理了新住院、续期住院救助申请手续,为395名贫困精神病人办理了免费门诊;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为1706周岁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提供康复课时13668;区利康精神病家属资源中心服务精神病家属621人次,精神病康复者382人次。

六、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依法办理按比例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和培训工作,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700万元,残疾人职能技术培训86,分散安置437名残疾人就业。

七、残疾人体育成绩显著,取得空前突破。在上海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区启智学校的5名特奥运动员发挥出色,取得了4枚金牌、13枚银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我区残疾人运动员吴迪、张振林入选广东轮椅篮球队参加全国第七届残运会获得团体轮椅篮球男队第三名。

八、宣传报道工作得到了加强。2007年,我会共上报新闻通稿140篇次,其中中国残联信息网采用1篇;省残联信息网采用37篇;市残联信息网采用37篇;越秀区信息网采用45篇;在《越府要情》上发表3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被越秀宣传理论探讨文章所采纳;在《越秀信息》上发表了10篇,《我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走在全省全列》被市委办公厅《每天快报》采用;在广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5;本会撰写的《对残疾人困难家庭实行救助服务的探讨》的调研文章,并被刊登在市委《广州调研》刊物上。

九、残疾人自强自立,先进人物辈出。我区陈智峰和刘俊和两名残疾人被市残联评为“第四届广州市十佳杰出残疾员工”;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黄志联、肖建国、龚淑娴三人被省残联授予“全省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称号。

十、特奥运动进社区。越秀区六榕街、梅花街被定位“广东省特奥活动示范社区”,是广州市唯一的两个特奥社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