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建立“133”为残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主题教育提质增效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榕树头”议事厅深入联系残疾人、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的作用,建立“133”为残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聚焦“一个目标”,三个“两相结合”破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紧抓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契机,聚焦残疾人多元化需求,精准链接为残服务各个环节,通过三个“两相结合”,推动建成结构更加合理、供给能力更强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普惠性服务与差异化服务相结合。在推动各类残疾人享受均等的康复服务基础上,着重关注“一老、一小、一重”,将普惠性康复资助政策与重点人员服务相结合。2023年,普惠性康复累计投入854万余元,资助2861人次,为42名精神、智力及重度残疾人落实托养机构,为119名老年重度残疾人落实配餐服务,为607人次学龄前特殊儿童、残疾学生核发生活补助、教育奖励、助学金等超110万元。二是专业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以珠光街为试点,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越秀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在站学员单独定制涵盖建立个人档案、开展健康评估、进行定期随访的个性化健康服务包,为需要照顾的特殊人员提供全程、连续、便捷、综合的基本医疗服务,着力探索新型社区专业化、个性化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截至目前,珠光街康园工疗站31名学员实现100%签约。三是便利化服务与精准化服务相结合。为解决残疾人“出行难、办证难”等问题,越秀区委通过上门评残、上门服务、建立社区康复档案等方式,打通了服务残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构建预防为主的精准健康管理监测服务体系。2023年,累计为43名有需求的、符合长期卧病在床、无生活自理能力、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医院进行残疾评定的重度残疾人开展集中上门残疾评定服务;指导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为8730人次开展个案管理、日间支援、社区融合“三项计划”服务。
聚焦“三元共建”,强强联合破解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主体力量薄弱问题。以“四下基层”制度为抓手,畅通多元参与渠道,破解为残服务“条块”壁垒,不断增强为残服务力量。一是构建残联系统纵向联系机制。将省、市、区、街四级残联机构纳入“榕树头”议事厅参议范围,将残疾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四级残联的“案头事”,将化解“问题根源”转化为省、市部门的“成果清单”。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中国残联和省、市、区残工委在“榕树头”多次开展议事活动,现场听取残疾群众意见、建议,协调市卫健、狮子会、街道等部门,成功解决残疾人挂号难、黄花岗街康园工疗站面积小和设施陈旧等问题。二是构建民生部门横向协作机制。整合全区有关职能部门职责,畅通为残服务“绿色通道”,实现残疾群众困难“一站”解决。议事厅投入使用以来,先后通过发布微心愿、链接社会资助、调动部门资源等方法,解决困难残疾群众辅具配置不足、残疾群众居家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够等17件问题,残疾人就业取得新突破。三是探索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凝聚残疾人、“两代表一委员”、残疾人专门协会、服务机构、爱心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多方力量,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老龄化带来“以老养残”及“老残同托”、残疾人的监护、残疾人“身后事”信托等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商议解决方案,着力打造残疾人事务共建共治共享的越秀样板。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组织残疾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热心专家等对东山口署前路无障碍示范街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提出意见建议,将收集汇总的无障碍设施联通、信息无障碍等问题全部纳入改造方案。
聚焦“三级培训”,分级培训体系破解残疾人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针对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残疾等级高、受教育程度低、精神及智力残疾比例高等问题,聚焦解决残疾人就业结构性矛盾,探索建立多结构、深层次的残疾人培训体系。一是打造“基础”+“提升”能力培训课程。依托23个康园工疗站和1个区工疗示范站,搭建起涵盖以“残疾人自理为目标的基础性培训、以个人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特色项目培训、以就业为导向的定岗实训”的“1+23+N”多层次能力培训体系。主题教育期间,家政服务队项目实现上门服务117小时,园艺治疗康复项目共服务残疾学员314人次,培育出“疗愈花园”导赏员10人,职业康复训练项目培训残疾学员285人次。二是建立“定岗”+“实训”就业培训体系。对辖内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残疾人就业培训“三个精准”的工作措施(即:精准识别残疾人就业能力、精准推荐岗位、精准定岗培训),并依托校外扶残助残机构开展实训,巩固残疾人就业能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联合企业开发软件工程师、金融服务专员、办公室助理、月嫂管理、设备监控员等20多个类型岗位,依托示范站启动便利店、餐厅、文员等多种职业培训课程,第一批定岗培训4人全员实现就业,8名学员通过校外实训实现灵活就业。三是构建“家庭”+“学校”就业辅导培训。在“榕树头”议事厅创新配置就业指导员,定期对残疾人及其家人开展心理辅导、就业辅导、择业咨询,结合常态化推荐上岗、线上招聘等促就业活动,及时关心关爱残疾人家庭状况,持续跟踪上岗学员就业情况,提升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开展残疾人就业心理辅导169人次,新增残疾人就业1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