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声 心相连
根据《广东省残联关于进一步深化“三联系工作制度”的通知》要求,为保持党与基层群众的紧密联系,深入开展有效的关爱帮扶。7月21日下午,天河区车陂街残联联合广东省残疾人体育与艺术中心、车陂社工站、天坤社区居委会到一户双残家中上门慰问走访。
廖阿姨和丈夫张先生都是一级听力在册残疾人,夫妇俩育有一个健康的儿子,今年18岁,但由于学习和心理压力过大,于今年六月份跳楼身亡。街残联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希望可以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和慰问,但由于其家庭因孩子离世受到巨大打击,一直封闭内心不愿与外界接触,经街道不懈努力,期间无数次通过微信、短信等文字交流软件积极寻求沟通渠道,终于在七月下旬,同意上门走访。 街残联理事长一行来到廖阿姨家中,送去了油、米,随后用纸笔询问了她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在无声的交流中,廖阿姨提出了两个困难:一是希望街道可以联系专业的聋哑人养老机构;二是希望可以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为其和丈夫进行心理疏导。街残联理事长表示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十分关心,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争取到政策内最大的福利待遇。在这寂静无声的交流中,却有着无限的真情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 上门探访已结束,但帮扶行动刚开始。回到街道后,街残联组织相关部门、机构进行了研讨,并立即将具体情况报告给街道领导,为其制定了一对一的个案帮扶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积极联系“车陂龙舟促进会”中的“雪中炭”服务机构(广州市聋哑人就业服务机构),让其派出专业的心理师并配备手语专员上门为廖阿姨夫妇做心理治疗。二是发动社区党员上门探访,在闲谈中不断鼓励廖阿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学习新技能,通过分散她的注意力,充实精神空间。三是尽快联系爱心企业,接纳夫妻俩人就近就业。“爱无声 心相连”!车陂街残联一直注重与残疾人面对面沟通,彻底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用真情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开展精准帮扶。守土有责,车陂有爱。车陂残联将努力奋斗在残疾人服务管理的路上,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残联“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