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市第18次全国“爱耳日”活动在越秀区举办

作者:越秀区残联 | 来源:越秀区残联 | 发布时间:2017-03-03

    3月3日上午,广州市第18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越秀区残联一楼多功能室举办,今年的主题是“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活动由市残联、市教育局、市工信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团市委、市妇联和市老龄办等14家单位联合主办,越秀区残联承办,以上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业务负责同志出席。市残联副理事长张扬致开幕词。
    此次“爱耳日”活动通过防聋治聋讲座、“对听障夫妇开展基因筛查及生育帮助”项目进行说明向广大市民宣传耳病知识;听障儿童才艺展示、成年人佩戴助听设备效果和康复资助整体介绍等一系列项目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治聋效果;活动还向社会人士和听力障碍患者普及康复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听力健康服务,全面推广专业化、个性化适配服务,使其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幸福人生。活动现场为市民开设了防聋治聋咨询服务区和在线听力测试区。

    越秀区残疾人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实践中,其服务管理创新经验可圈可点,全区持证残疾人享受精准康复服务。

□越秀区精准服务残疾人概述
    越秀区在全国率先开展“残疾人生命周期全程服务”项目,主要是依托社区网格化工作机制,为全区持证残疾人提供主动、精细、高效的全程服务。
    所谓全程服务,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手段实现。首先,“项目电子化”——将残疾人证办理等多项业务纳入网格化系统,全程电子化办理,使残疾人办理业务提速增效;然后,“档案电子化”——为越秀区持证残疾人建立“云档案”;最后,“数据比对”——按照残障类别、级别、年龄段等,与惠残政策进行数据比对,实现精准服务。从而达到从办证到持证后的整个生命过程的服务全覆盖,为残疾人一生保驾护航。
    残疾人幼儿阶段主要享受0-6岁的抢救性康复和3-6周岁的学前教育资助。少年阶段接受义务教育,越秀区教育资源丰富,除了普小,还有三所特殊教育学校,通过随班就读、就读特殊学校、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实现了越秀区对适龄特殊儿童实行“零拒绝”入学安置,保证了越秀区有教育需求的特殊儿童100%接受教育。青壮年阶段,针对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就业能力,针对性的提供就业培训、推荐社会就业、居家灵活就业、日间托管和居家家政服务。

□越秀区针对听力障碍者精准康复服务情况
    越秀区现有1424名持证听力残疾人,包括一、二级重度1109人、三、四级中轻度315人。2011至2016年越秀区残联共为786人次听力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资助,资助费用近488万元,资助来源于中央、省、市、区各级财政,以及爱心企业捐款。资助项目主要有助听器、震动闹钟及闪光门铃等辅助器具适配,人工耳蜗、振动声桥植入手术,0-14岁听力言语儿童康复训练。通过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为913人次听力残疾人适配闪光开水壶、闪光门铃,适配经费来源于市、区级财政,使用经费约31万元。
    (一)人工耳蜗、振动声桥植入手术
    通过“七彩梦行动计划”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为4名中低收入家庭的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该项目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包含人工耳蜗产品是由中国残联统一公开招标采购的,手术及调机费标准为1.2万元/人,术后一年康复训练经费标准为1.4万元/人。
    另外有两名聋儿由社会爱心企业资助共41.4万元,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及术后一年的康复训练。
    2012年,1名聋儿获得爱心企业资助行单耳植入振动声桥术,手术费用约13.8万元;手术后,聋儿还要进行不小于一年每天都要持续的语言训练,每月语言训练0.15万元,一年合计1.8万元,两项经费合共15.6万元。
    (二)0-14岁听力言语儿童康复训练
    根据广州市残疾人康复资助政策开展0-14岁听力言语儿童康复训练资助工作,6年来使用40.829万元共资助55人次聋儿到定点机构免费接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计划由市残联招标定点有听力言语康复训练资质的机构制定,包括个体训练、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社区家庭康复指导、康复效果评估等内容,残联对服务内容予以监督。帮助聋儿家庭走出康复困境,获得专业训练。
    (三)辅助器具适配
    依据广州市残疾人康复资助政策开展辅具适配资助工作,累计资助45人次未成年听力残疾人、569人次成年听力残疾人免费适配助听器,改善听力状况及提升生活、学习、工作质量;2人次未成年听力残疾人、108人次成年听力残疾人免费获得震动闹钟、闪光门铃,帮助他们解除听力障碍,通过感觉闹钟的震动能够适时起床,不耽误每天的日程,通过视觉辨别门铃的闪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来访人员,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四)居家无障碍改造
    居家无障碍改造项目,通过适配符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辅具器具,代偿他们的匮缺功能。闪光开水壶能够帮助听力残疾人规避自身障碍,顺利地处理烧煮开水这一基本生活所需;闪光门铃同样方便了残疾人的起居。
    通过上述措施,对有资助需求的听力残疾人做到应帮尽帮,精准康复。

 
图为广州市第18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在越秀区残联举办

 
图为市残联副理事长张扬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图为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在线听力测试

 
图为听障儿童才艺展示康复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