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番禺区不遗余力推动人道主义事业

作者:佚名 |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十五”计划实施3年多来,我区为残疾人特困户建房282间,残疾人就业率达60%以上,已建成无障碍通道近40公里。

  20年前,中国残联理事长邓朴方提出,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的确,社会发展至今,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尺。

“十五”计划实施的3年多以来,我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度我区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残疾人就业率达60%以上,为残疾人特困户建房282间、建成无障碍通道近40公里,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康复网络,贫困、病弱的残疾人得到了有效的扶助。

  已建成无障碍通道约40公里

  作为一个正常人,你去政府部门办事、去商场购物、去医院看病,不管它们门前有多少级台阶,你可能会健步如飞;可是,对于坐着轮椅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推着婴儿车的母亲,他们每上一级台阶,又是何等艰难?而这些场所的无障碍通道,对于他们无异于天大的福祉!区政府今年拨出275万元专款用于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程,目前迎宾路全路段、市桥城区主要道路两旁以及区政府大楼、区公安分局办证大厅、友谊商店、中行番禺支行、番禺移动交费大厅、区三大医院等均已建起无障碍通道,总长约40公里。

  全力救治、帮助残疾人康复

  我区在2002年投入50多万元用于康复中心和利康中心建设,并于今年3月正式运作。目前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的我区患脑瘫、智障、自闭症残疾儿童有20多名,有全托和日托两类。利康中心主要为我区精神病患者提供服务方便。

  “十五”期间,广州市残联下达我区各项康复工作任务。至今年上半年止,白内障复明手术下达任务1518例,完成2886例,完成率达190%;肢残康复训练下达任务131例,完成232例,完成率达177%;聋儿语训下达任务53名,完成22名,完成率达41%;脑瘫儿童康复任务16名,完成22名,完成率达137%等。

  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保障残疾人就业

  3年多来,我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分散按比例安排就业全面实施,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区各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得到广州市残联对我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认可。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去年共接受检查年审的用人单位1048个,安排残疾人就业650人,依法催(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00万元。

  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853人,其中特教培训729人,职业资格培训108人,盲人按摩培训35人。先后两次被广州市残联评为“广州市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一等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残疾人负担

  我区在1994年就已经制定了《番禺区扶助残疾人优惠措施实施办法》。目前,我区已落实城市居民、农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我区在1998年开始对特困残疾人(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残疾人)每人每月增补100元的生活补助。2004年,我区共有特困残疾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有1549人,全年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85.88万元,其中区财政解决111.528万元,镇财政解决74.352万元,保障了我区特困残疾人基本的生活困难。3年多来,共为残疾人办理残疾证2286个,免费乘车船证135个,为残疾人特困户建房282间,维修房17户,解决了残疾人特困户住房困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