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开展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简报
2004年5月16日是第十四次法定“全国助残日”。根据国务院
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中宣部、文明办、民政部、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通知》(残工委〔2004〕1号)的文件精神,黄埔区为做好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的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环境,结合本县实际,围绕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开展了以下七项活动:
一、将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的宣传报道工作纳入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围绕助残日主题,大力宣传政府为帮扶贫困残疾人和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而采取的积极政策和有力措施。区电视新闻中心对各级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残疾人的动人场面和其他助残日期间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宣传声势和规模。
二、5月12日,区残联组织优秀残疾人和伤残军人代表参加“广州一日游”活动。
三、5月14日上午,区政府副区长齐小平、区政协副主席宋建荣等领导带队,区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等领导以及鱼珠街的领导,一同慰问了茅岗小学的随班就读残疾残疾少年儿童和特教老师以及贫困残疾人和伤残军人的代表。据统计,此次区残联代表区委、区政府慰问残疾人、伤残军人以及特教老师共送去节日慰问金16000元,给残疾少年儿童送去书包等文具一批。并将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捐赠物资发放给各街有需要的残疾人。
各街道残联十分关心残疾人困难户生活,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给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如:5月13日,文冲街残联在好又多商场门前开展“全国助残日”宣传咨询活动,下午组织残疾人代表召开座谈会等,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好评。穗东街投入助残日经费16050元,组织由各居民小组的妇女组长、助残志愿者组成的小组共17个,上门开展慰问和助残活动,同时举办了首届残疾人卡拉OK活动。南岗街投入经费11500元购买粮、油慰问南岗社区和沙步社区共170名残疾人。荔联街的分管残联工作的周主任带领残联理事长、居委分管组长和残疾人家属到黄埔长洲关爱精神病院探望住院的精神病人。红山街残联组织助残志愿者上门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家庭服务登记,以便日后开展工作。
四、5月15日上午,在区机关大院一楼大厅(西侧)召开黄埔区残疾人就业供需见面会。
五、区、街残联、区教育局、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全国助残日”期间继续深入开展“助残献爱心”活动,帮助贫困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如长洲街残联组织义工开展助残帮困活动,上门为残疾孤寡老人何珍、曾惠明搞卫生、做理疗。
六、5月17日,区残联、区慢病站、长洲街残联到黄埔长洲关爱精神病院进行慰问,给精神病人送上数箱水果等慰问品。
七、区残联、各街道充分利用宣传栏、横额、墙报、简讯、互联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助残日主题活动、宣传残疾人事业、宣传做好残疾人工作的意义,引导公众进一步关心、关注残疾人事业,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如:鱼珠街各社区居委会利用宣传栏、墙报、走访等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全国助残日”的意义,让全社会都有来关心、爱护残疾人。这次活动鱼珠街残联共出宣传栏8个,悬挂横额5幅。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我区残疾人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人道主义进一步弘扬,社会环境更加文明进步;各项业务全面拓展;残疾人自身素质显著提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协调运作的残疾人事业工作机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尽管我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残疾人作为最困难的特殊群体,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仍有许多残疾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相当一部分残疾少年儿童由于贫困而失学,多数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问题事关社会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