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中残联领导亲临荔湾、东山区考察残疾人康复工作

作者:佚名 | 来源: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8月5日上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王新宪书记在市残联宋卓平理事长、荔湾区委邵卫红副书记、区政府江绍强副区长等市区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荔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参观了逢源街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弱智展能中心等地,与正在康复的残疾人士进行了亲切交谈,听取了街党工委黄贤青书记的工作汇报,并肯定荔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做法。王新宪书记说:残疾人生活在社区,需求在社区,服务就应该在社区,社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最就近,最方便,成本最低,收到的效果却是最好的;一个家庭如有残疾人,精神与经济压力是难以言表,生活质量必定大大下降,很多家长也为之付出较大代价,辞职在家照顾,因此,社区开展康复工作,帮助他们逐步康复,是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参与,重新投入社会有效途径,荔湾区康复工作,说明区、街残疾人工作者在区政府的领导下,为残疾人服务中做出真感情、真服务。逢源街这么多残疾人,讲明残疾人的困难是真实客观的,也是社会的代价,因此,逢源街康复一条街是体现区、街政府执政为民,实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最后,王新宪书记为逢源街康复工作提出了两点鼓励的意见。一是逢源街在区委区政府现有关心和重视的平台上,更新理念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街道社区应该与其它地方的康复工作相比,要在理念上、形式上接轨,但不同的是我们花同样的钱,却要做得更好。(荔湾区残疾人联合会)

  2004年8月5日上午,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王新宪一行到东山区残联视察康复工作,市残联理事长宋卓平、常务理事梁炬等领导陪同前来。东山区副区长戴新爵受东山区委、区政府的委托迎接了王书记一行。

  王书记重点访问了东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康复中心,他详细地了解了康复中心的开办情况,亲切地与康复治疗师交谈,询问康复工作过程,他尤其对认知训练、语言训练和音乐治疗表现出很大兴趣。王书记边参观边对康复中心的建设表示赞赏,认为康复中心办得不错,有特色,应该在全市乃至全省都算得上是最好的康复中心。在与康复中心治疗师交谈时,王书记指出康复工作是一个很好的事业,他鼓励治疗师要继续努力做好康复工作,坚持做下去了,就有很大机会成为专家、教授。

  王书记还听取了东山区关于社区康复工作的汇报。王书记对东山区委、区政府对残疾市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东山区康复能够发展到这么一个水平感到很不错,对东山区能有这么一个好的康复中心表示高兴,他希望东山区能够再接再厉,走出自己的特色,多做出自己的亮点。王书记指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永恒主题,能够真正改变残疾人的命运,一个是靠康复,另一个是靠教育,如果残疾小孩在最佳的时机不能接受康复和教育,那么他今后几十年他还是困难群体,而且是最困难的群体。康复工作中,残疾儿童的康复是最重要的。希望区政府将这个民心工程继续开展下去,让他们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他们的教育,体现党和政府对最困难群体的关怀。他强调,一个政府,哪怕是基层政府,如果在对待残疾人这个问题上怎么解决、怎么对待最能够体现是否真正是人民政府,对人民群众是真感情还是假感情,是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府,是不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政府,是不是愿意解决最困难群体问题、有没有体恤民情,能否真的感受到老百姓心中的痛楚。

  王书记强调,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中的残疾老人、妇女中的残疾妇女、下岗工人中残疾工人和儿童中的残疾儿童,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政府一定要有倾斜政策去保障。他还指出,康复中心要想提高含金量、科技含量、康复水平,有些保障性的措施,包括:让康复中心的治疗师没有后顾之忧,从编制上给予保障;让他们稳定下来,收入逐步增加;要给他们机会学习,让他们不断进步等等。他希望区政府在每年的财政中能够给予区残联更多的帮助,让东山区康复工作成为广州市康复工作中的范例、榜样。

  王书记要求要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他指出无障碍设施不但对残疾人有用,对老年人、小孩、孕妇都有帮助。对无障碍设施最好一次性搞好,不要重复改造。他还介绍了介绍了康复工作、无障碍设施目前的发展情况和中央将采取的一些措施。

  对东山区的残疾人工作,王书记还强调如果不能一步到位,那也可以分步到位。他希望东山区的残疾人工作能够继续走在广州市的前列。

  东山区副区长戴新爵代表东山区委、区政府对王书记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东山区表示感谢,并表示会遵照中国残联、省、市残联的指示来办,一定一如既往继续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不辜负王书记的重托。

  东山区残联理事会成员和康复干部等一起迎接了中残联领导的视察并详细汇报了情况。(东山区残联 罗文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