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广州赛区即将开赛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残联和劳动保障部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于8月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三个赛区举行。这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非典”病魔后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赛事,是新世纪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也是对我国残疾人培训成果和残疾人技能水平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推进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残疾人就业工作始终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通过集中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个体从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形式,积极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残疾人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因此,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这一群体参与市场竞争和实现稳定就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是残疾人就业领域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作为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技能竞赛大会成员国,曾组团参加了1985年的第四届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不仅取得了好成绩,而且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残疾人精湛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扩大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影响。1989年,在武汉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首次集中展示了残疾人选手的娴熟技艺和顽强拼搏精神,加深了社会对残疾人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残疾人学科学、学技能的热情。
本次竞赛,来自全国各地31支代表队近600名选手,将参加计算机、服装、工艺美术、手工制作和其它等五大类共22个竞赛项目的角逐。其中广州赛区的比赛时间为8月16日,比赛项目有8个:工艺染织制作工(蜡染/扎染)、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珠宝工作)、竹藤制品加工(藤编/柳编)、手工木工(木雕)、木柜制作、钩针编织、结形花边、手绣制作工(刺绣)。
在毗邻港澳的广州举办这些传统工艺的技能竞赛,而且是残疾人的技能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利地推进传统工艺的发展与对外交流,更能有效地促进、帮助残疾人就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