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康纳学校成功承办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科带头人研修班
2013年5月13日至27日,由中国残联康复部主办、广州市康纳学校承办的“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科带头人研修班(第二期)”在康纳学校大会议室举行,樊越波校长主持研修班开班仪式,中国残联康复部韩纪斌处长、广州市残联钟炼副巡员和中山三院邹小兵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辞,出席开班议式的领导还有市残联教就处彭运安处长、康复处佘文全副处长等,经各省残联推荐的60名学科带头人参加了研修班。
韩纪斌处长在致辞中谈到,第一期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科带头人研修班在北京大学召开,第二期由康纳学校承办,只因康纳学校是我国孤独症服务机构目前开展服务做得最好的。他谈到,在中国残联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孤独症服务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人才储备不够、康复训练有待规范、筛查工具没有中国化、孤独症患病率有争议等问题。目前在中国残联网站上登记的全国孤独症服务机构有933家,其中民办机构占有95%,大多数的民办机构考虑的是生存问题,相比之下康纳学校现在考虑的是孤独症服务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本期研修班,康纳学校付诸极大的努力,请到目前国内外本行业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和培训,希望各学科带头人通过学习,将孤独症康复最先进的知识,以及康纳学校一线服务的经验带回去,在本地区发挥指导作用。
此次学科带头人培训,是中国残联为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和《中国残疾人事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推进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储备孤独症康复骨干人才的一个重要举措。广州市康纳学校作为国内首所孤独症公办特校,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对外交流合作经验丰富的优势,结合内地的专业需要,精心安排研修班的课程,引入新加坡、台湾、香港和内地知名孤独症领域多名专家,从科研到一线,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科学、系统地整合作为学科带头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培训课程从孤独症最新研究进展入手,侧重于孤独症康复服务的实操培训,开展国内孤独症康复领域目前缺乏的专业的作业治疗(OT)和言语治疗(ST)培训,特别是来自新加坡和香港的9名专业人员为研修班开展三天的应用行为分析(ABA)培训,除理论外,还分为7-8个训练小组,让每位学员都获得一手操作经验。相信本次研修班极大帮助各省市学科带头人指导并推动其所在地区的孤独症康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