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稿)》审议并原则通过
5月7日下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并研究了市新型城市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各区(县级市)提出需市支持解决的问题,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稿)》、《广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稿)》、《广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稿)》、《关于促进广州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稿)》、《建设广州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工作方案(稿)》、《广州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修订草案)》。陈建华强调,残疾人事业是体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杆之一。残疾人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光彩的事业,是建设幸福广州的必需。做好残疾人事业,关键要提供各项保障和服务。各区(县级市)、各相关部门要抓紧落实妇女儿童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要制定精细化的救助制度、透明化的申请流程,加强宣传,将政府主导的各类资助公开化。市各相关部门要站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全局高度,全力解决各区(县级市)在新型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关心,推动广州的残疾人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和“爱心广州”的荣誉称号。《广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稿)》努力与广州市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兼顾纲领性、前瞻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纲要》主要分为3个部分:“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指导原则,以及任务指标和主要措施。其中,任务指标部分,则划分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托养、宣传、文化与体育、维权和法规建设、残疾预防、残疾人组织建设、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3项内容,每一项都提出了若干任务指标,以及保障这些任务得以完成的若干主要措施。
在认真审议《纲要》以及操作细则后,陈建华指出,残疾人事业是体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最重要标杆之一。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除了看当地退休老人的生活、儿童受教育程度以及妇女地位外,还要重点看当地残疾人的受重视、受关爱程度。在我国,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一直受到关心、支持和帮扶。残疾人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光彩的事业,残疾人事业是建设幸福广州的必需。
陈建华强调,做好残疾人事业,关键要提供保障和服务,包括对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权利保障、就业保障、残疾康复等。必须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要对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工作实施提出具体意见,并在《纲要》中提出明确的年度计划。一是发挥广州中心城市文化、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优势,组建高水平的残疾人文化演出队伍、体育竞技队伍和科技研发队伍,让残疾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二是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更多工作岗位提供给残疾人。三是在残疾人工疗站用房方面,可以通过全市统筹,调整一部分公租房,等值置换老城区的房屋,用作工疗站的用房,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要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关心,推动广州的残疾人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