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残联动态>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广州的剧场迎来了一群颇为特殊的观众看话剧

作者:陈阳 | 来源:广州市盲人协会 | 发布时间:2013-03-29
  热热闹闹的九艺节即将落幕的前一天,广州的剧场迎来了一群颇为特殊的观众----盲人。5月24日晚上,来自各个区的近百名盲人观众携手搭肩走进广州市话剧团的十三号剧院,来这里看一场话剧《南越王》。

  热心引导盲人走进剧场的是广东新闻台的总监和记者、主持人。

  安静,我们看话剧,《南越王》开演了!大幕徐徐开启,雄浑壮阔的音乐演奏出远古的沧桑,2100多年前的历史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上的大榕树低垂着浓密的须根,陌生的祭祀台,神秘的祭天仪式,一群古朴而蒙昧的先民……。二楼的盲人坐席鸦雀无声,在艺术构造的诡异神秘的气氛中,观众的心随着受秦王之命而来的赵佗将军走进了荒蛮的南粤之地。

  忽然,一声响亮的粤语“快啲走喇!”在舞台一角传来,哈,好熟悉,好亲切!原来,《南越王》演的就是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的事,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让我们端坐在舒适的剧场观赏话剧。舞台上的《南越王》以南越之地的历史变迁为艺术时空和表演载体,展现南越古老沧桑的特殊历史面貌。

  什么是话剧?以前看过话剧吗?想起刚才在前往剧场的专车上,我这样问身旁的一个盲人。他回答:不知道啊,从来没有。这位盲人来自天河元岗,今年50岁。

  想开一点去,在这座城市,又有多少市民认真看过几场话剧?《南越王》是一部历史剧、帝王剧,演的是赵佗在秦始皇时期如何受命南越、在楚汉相争时期如何称王、在吕后时期如何称帝以及 “两次归汉”等历史故事,剧情离市民的生活很远,离艺术很近。盲人们前来观看,端坐在2010年的观众席上,聆听,感受着南越王赵佗的历史文化瞬间,在黑暗中穿越了2000年,品味着,享受着……

  广州市话剧团团长、导演王筱頔接受新闻台记者采访。她说,话剧《南越王》展示了一个鲜明主题:南越并入中原版图时的那些悲欢历史,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和谐,更是文化上的融合与统一。市话剧团斥巨资打造了这一部广州人自己的大型历史话剧,上演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而这一次九艺节,能有机会为盲人演出,真正体现了“艺术惠民”的精神,演员们很受鼓舞。

  我听见幕间一次次响起笑声和掌声,听得出笑声很开怀,掌声是那种由衷的热烈的掌声,每次幕间,都在盲人观众的坐席上最先响起。

  话剧《南越王》在赵佗威武高大形象的矗立造型中定格,在激越而悠长的乐声中落幕。盲人席上,响起了最热烈的一次掌声,久久不息……

  我问坐在前排的培英中专盲人学生:“你觉得这话剧好看吗?”

  “好看,很好看!很震撼,话剧的音乐和表演都很令人震撼。反正我从来没有看过话剧,第一次,感觉好极了!”

  回去的专车上,一位盲人说:“我还是喜欢看歌舞表演多一些”。车厢里随即响起一片反对声:“哎呀,歌舞有啥好看呢,话剧多好啊,这才是艺术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